第112章(1 / 2)

“尝尝这个,”施竞宇亲自将一杯推向尼尼,“堡林爵 RD,还是 2008 年,没想到这家有。这酒甜润充沛,适合招待大美女,渲染初次深入交流的氛围。”

尼尼被他玩味的“大美女”“深入交流”钓得饶有兴致。

她端起酒杯,显得“懂行”,模仿临时抱佛脚的红酒礼仪,捏着杯腿晃起酒杯。

施竞宇看她确实不懂,也无所谓,只将酒杯送上前。

尼尼优雅和他碰了杯。

一杯又一杯酒下肚,施竞宇镶金边的大饼滔滔不绝。说什么尼尼的形象就是酒大师的代言人,说尼尼有品位懂生活的格调就是他的目标人群。他连连抛出诱饵,又是独家签约啦,又是量身定制的联名啦、顶级资源的倾斜啦,砸得尼尼晕头转向。

等她的脸上已经泛起微醺的红晕,尼尼的心思哪里还仅仅在酒大师的带货主播上。被面前的商业新贵如此重视,防备心早已荡然无存,野心倒是蹭蹭上涨。

“上次碰到的,是你男朋友?”施竞宇适时引出问题。

“不不不。”尼尼急于撇清,“普通朋友而已,他们家……不是跟你们有合作嘛。”

“哦,你说的是他姐的玻璃厂?”

“他姐的玻璃厂?”尼尼有一种勘破人设的得意,“他姐姐说这个玻璃厂是她的吗?”

“嗯,没错,据我所知是他姐姐的产业。”

“嘁”尼尼无奈笑了,被施竞宇激得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带着一种都市出生的优越感,把从林琛那里听来的故事添油加醋复述一遍。极其生动地描绘林珠在林家的边缘地位,说她如何被家人抛弃,如何疏离。

施竞宇安静听着,没什么表情,偶尔啜一口酒。尼尼描绘的画面拼凑起来,让林珠的倔强变得立体。

说到起劲,尼尼甚至模仿起林珠奶奶说她没本事,只能拉着外人一起赚自家的钱,回来白捡现成的。“林珠就是小林家的,跟这边……嗯,关系很淡。至于她说玻璃厂是她的,或许只是为了营造一种人设吧。”说完她还无奈耸耸肩,暗示林珠和施竞宇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施竞宇的手心越来越热,端着的玻璃杯都被他捏起了雾。他突然起身,放下酒杯,把之前的客气瞬间收束,居高临下地看着尼尼,“我还有个跨国会议,具体合作细节,我的助理会再联系你详谈,失陪。”

***

电脑屏幕上排列着十几个小窗口,林珠正耐心逐条解释草案的核心内容,对庄主们的问题一一回应。会议在表面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等摄像头一个个全灭掉,林珠才长长呼出一口气。

靠在椅背上,疲惫感席卷而来。

她实在没有想到,阻力首先来自于这些她以为最容易号召的“伙伴”。

草案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凝聚共识,共享资源,共塑标准,共创市场。

作为一个非盈利的协作平台,成员也都是自愿加入,共同承担基础的运营费用。

在林珠的预想里,如果这个平台能建立起来,收益是巨大的。

联合的设备采购可以降低成本,共享技术可以提升品质,统一发声能够增强议价能力。如果能推动建立本土葡萄酒评价体系,那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都难以估量。

然而,得到的反馈简直就是一瓶没醒开的酒,生涩粗糙。

理想固然很大,现实却很小。

对于许多精品小酒庄而言,眼前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尽管林珠已经承诺将运营成本压到最低。但想到本就利润微薄的酒庄,在盈亏线挣扎的同时还要平添一笔开支,在未知的收益面前,大家多少都要多拨几次算珠来细细思量。

而且,庄主们的心里都自有一杆秤。那些微型精品酒庄,担心联盟最后会被少数几家实力稍强的酒庄主导,自己沦为陪衬,甚至被淹没或同化。

虽然盲盒的成功证明了林珠整合资源的能力和酒大师平台的威力。但联盟毕竟是另一个层面的合作,更深入、更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