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平京市召开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宋魁为平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同日,在市局常委副书记、政委曲向东的主持下,平京市公安局召开了全市公安机关干部大会。会上,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林刚及市委组织部分别宣读了省委、省公安厅关于宋魁的任命决定。
林刚讲话时,何崴在台下注视着台上主位的这一排领导。
从左到右,分别是省厅政治部主任林刚,市委组织部部长冯久生,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谢行,宋魁,以及主持会议的曲向东。
而他,作为市局的三把手,连坐到台上去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下面往上瞅着。何崴觉得,他和宋魁之间的鸿沟,或许就像此刻台上台下间的这段距离一般永远也无法逾越。
他父亲尽管与梁言衷是大学同学,可毕业后的人生道路却截然不同。梁言衷从高校教授到副院长、院长,再到市委、省委,仕途一路高升,他父亲却一直甘于只做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母亲则当了多年的家庭妇女。
这样的家庭环境,是不可能在政治道路上给予他什么支持的。他是兜了一个大圈、比别人多走了不知多少弯路、多耗费了不知多少努力才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上来的,怎么比得了爷爷父亲都是公安老领导,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宋魁?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权力是它永远通行的规则。像他这样的人能走到这个位置,也许已经是到了天花板了,再往上的世界是只属于宋魁这类人的。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登上金字塔顶,可以拥有权力、女人、金钱,也可以轻易地摧毁他奋斗得来的一切。
何崴厌恶这种命运由他人掌握的感觉,尤其是宋魁,如果能踩着他的尸体做政绩,他能放过他吗?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他下手的。
今天起,他必须要有所防范和准备了。
干部见面会以后,宋魁正式走马上任了。
有些新领导,牢牢把握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宗旨,一到任上就立马着手开始大刀阔斧的革旧铺新。实际上,从平京市公安局的现状来看,革旧的确是刻不容缓了。但是宋魁没有急着搞大动作,制度要落下去、有效果,关键是在队伍。目前市局的一部分实权部门掌握在何崴以及他提拔起来的派系上,他深知不能像王沿一样斗争到最后的结局是被架空,被踢走。整顿队伍、考评干部也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上来就在人事上面搞得翻天覆地。
他需要观察,也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他先安排了几次局党委会议,就现阶段市局全面工作、各委员的分管工作听取了汇报。汇报后,他既没有表态也没有做出什么指示,只表示原有的工作先正常推进,不要受到影响,随后便开始抽空到各基层分局、队所调研、考察。
甫一上任,市局这面千头万绪,各方打来问候恭祝他履新的电话也响个不停,汪大川和政府工作的压力更是随之而来。
宋魁一时有些应接不暇、焦头烂额。调动回来几天了,却一直没有顾得上和江鹭、女儿坐在一起吃上一顿饭,庆祝一下。他心有愧疚,却也仍旧抱着一种侥幸她会理解他的,就像这么多年来一样。
九月初开学,江鹭所在的平京市第一中学调任来两位新的校领导。新上任的政教副校长刘湄,据传此前在三中时存在一些问题,还曾被部分教师、家长举报过。江鹭是在暑假期间听同办公室的老师吐槽时得知的这个八卦,但她当时并没太往心里去。
自从几年前为工作累得病过一次后,江鹭就不再在意领导如何,更不在意领导对她的看法。带好学生、上好课,对学生负责、对成绩负责,其他的都跟她一概没关系。但是,这种一直以来与领导和行政人员形成的默契,自然也在这次新校长上任后被打破了。
年级主任夏芸通知她,新学期要她带一个班的班主任,另外多承担两个班的教学工作。江鹭觉得相当难以接受,一如既往地回绝,但夏芸为难地说,这是刘校长的意见,已经确定了,无法更改,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