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搂着黎衍在拍摄的床上接吻。 看见崇馥的目光后,她得意的用眼神回击过来。 崇馥不知道为什么初次见面她就这么针对自己。 既然这么讨厌自己,为什么还要保下自己的编剧之位? 是为了折磨自己吗? 她究竟哪里得罪了她? 耳边王翀的骂声还在喋喋不休着。 崇馥觉得自己委屈极了,却无力还嘴,就像小时候被老师冤枉偷了同学的铅笔时的那般无助。 那种无力感占据了她的身体,只有眼泪是自由的,她终于大哭出来。 睁开眼,眼前是雪白的天花板,她感觉到自己的脸上有泪水。 窗外天刚蒙蒙亮,刚刚的一切,是梦? 她还未从刚刚那被人算计刁难后,无力反驳的情绪中脱身,她擦了擦脸上的泪,起身看了眼时间,六点半。 她再也睡不着,穿上衣服开始洗漱,收拾东西,背上包出了酒店。 到了酒店楼下,她进了一家锅贴店,点了二两牛肉锅贴,一碗牛肉馄饨。 她对南京已经十分熟悉,大学四年,她吃了无数遍牛肉锅贴。 第一次吃到新鲜出锅,冒着热气的牛肉锅贴时,她才发现这个锅贴和小时候吃到的不同。 吃到酥脆的第一口时,她心里想的是 奶奶,原来牛肉锅贴是脆的。 在崇馥小时候,奶奶每次从南京探亲回来都会带上两盒南京的特色小吃,牛肉锅贴,因为小孙女爱吃。 一盒五个,用微波炉热一下再吃。 油香伴随着馅料的甜香,小小的她可以一口气吃掉两盒。 看着清晨被旁边包子铺门口的蒸汽,弥漫着的那条小路。 她脑中突然出现一个画面,白发苍苍的奶奶提着大包小包,从宁城的火车站一直到人来人往的南京站,辗转再回到宁城。 奶奶的包里那鼓鼓囊囊装着的,都是奶奶从姨奶家带回的表姑的旧衣物和她家乡的特色吃食。 那都是带给崇馥的,来自奶奶记忆最深处的家乡的,爱。 从小她就因为奶奶的耳濡目染,对南京这座城市十分向往,所以大学第一志愿,她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而不是其他几所北京上海的艺术院校。 她想好好看一看,奶奶的家乡,甚至她想留在那,她一直认为,那也会成为她的家乡。 大学四年,她对这座城市,看够了,吃够了,也玩够了,她不再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家乡。 毕业后,她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逃离了这座城市,逃离了这,她儿时起就从奶奶的讲述里听到的,那她曾经憧憬过无数次的,南京。 黎衍的电话将她从回忆里拉回现实。 “怎么了?” “你起床了吗,怕你迟到,第一天开工,给导演留下个好印象。” 黎衍居然还担心起她。 “这话应该对你自己说,你不也是第一天开工。” 崇馥不以为然。 “不一样,我是剧组老油条,你是新人,第一次进组,小心点。” “行,我吃早饭呢,等会吃完就去。” 崇馥准备挂电话。 “在哪吃?我也还没吃。” 黎衍追问。 “酒店楼下七家湾。” 崇馥只好报出地址。 “我和你说过吗,我特别喜欢南京的牛肉锅贴。” 黎衍夹起一个锅贴,对崇馥说道。 “没,不过我也挺喜欢的,从小就吃。” 崇馥心不在焉。 第一天进组,一切都是未知。 作为没有话语权的新人编剧,她就算遇到梦里面那般的憋屈情况,也只能伏低作小,忍气吞声。 在这个时代,演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大热明星,作为演员,甚至在翻拍一部电影前,都看不下去那部影史留名的经典前作。 更有甚者,阅片量还不如普通观众。 影迷很爱这个行业,导演很爱这个行业,编剧很爱这个行业,每个幕后人员都是因为热爱,才会进入这个行业。 可有的艺人,选择演戏只是图个新鲜,或者为了更好的捞钱。 一切不由他们这些人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决定,资方用人看的是流量,看的是数据,看的是背景。 吃完早饭,崇馥跟着黎衍一起去到了片场。 一进去,就听见一个女声大喊一声, “谁说不能坐的?你,坐!我看谁敢说!”
67.女人不能坐开工箱?那你从哪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