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了十?岁,她算“养住了”,爹娘也?想过换一个正式的?名字,但那时?候三妹妹刚出?生,弟弟也?嗷嗷待哺,爹娘为了全家的?口粮早出?晚归,就一直耽误了下来。她听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叫法。
她的?语气逗趣,小?时?候爹娘对自己自然是极好的?,后来家中多添了弟弟妹妹,她便从无忧无虑的?小?孩儿长大了,要给爹娘分忧了。
许栀和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个原因。”
无论?达官贵人抑或是平民百姓,对自己孩子的名字都是极为重视的?,饱含长者对晚辈的?祝愿。若是用一些“不详”、“寓意不好”的?字,则一般是图“贱名好养活”,也?是父母的?爱。
微顿,许栀和道:“我姓许,日后你?们称呼我为‘许娘子’即可,这是秋儿,也?是你?们日后的?掌柜,在铺子里,一切要以秋儿的?话为准。”
“许娘子安好。”翠雁和小?槐先向许栀和问礼,然后又看向秋儿,“秋儿掌柜好。”
秋儿第一次被人称作掌柜,脸红了红,但是还算镇定地应下了。
许栀和说到此处就停止了,昨日夜里,她已?经和秋儿商议了两个人的?月钱怎么算,以及若是做的?好,每个月给盈利的?几厘当作奖金铺子越好,奖金越高,奖金越高,她们对待和乐小灶,才?会真正上心。
这些事情,她一个即将离开的人说自然可以,但是如果由秋儿来开这个口,她们则为更加信重秋儿。
回到和乐小?灶,需要经过府前大街,许栀和路过应天府衙门的?时?候,对翠雁和小?槐道:“你?们在外面?稍后片刻。”
两人点点头。
秋儿看着许栀和的?身影,猜测着难道上次来取偿银出了岔子?不管了,先跟着姑娘进来再说。
府尹循例外出?巡查,今日正堂中理事的?是一位暂代?司法的?推官,见到有?人进来,问了句“何事”。
许栀和在自己的?袖子中掏了掏,拿出?两张折好的?纸,“我来给她销去奴籍。这是她的?身契,以及一份放良文书。”
她话音刚落,秋儿便震惊地转过头,呆呆地看着她。
推官抬眸朝她望了一眼,接过身契和放良文书,看完后,有?些诧异。
宋律中确实写明了主?家可以通过自愿撰写放良文书,使得从前因为债务、逃难而来的?奴婢奴才?重新从奴籍转为良民,因犯罪从而贬为奴籍的?,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裁决。昨日夜里她特?意?详细地问了陈允渡,确认无误后,根据他的?指示写下了这篇放良文书。
许栀和语气平静,“秋儿是因为父兄落难,受到连坐才?得了奴籍,本身并未犯宋律罪行,按理是属于?可放良一类的?。”
推官重新低头看了一遍放良文书,他在这个位置上看过不少买卖奴婢,甚至两家因为几个奴婢大打出?手的?,这放良倒是真见的?不多……第一次就能把放良文书写清楚,想来是专门询问了懂这些的?讼师。
“娘子说的?对。”推官点了点头,他站起身,熟练地在身后的?柜子中找到户籍所在,从中取出?一个木盒,拿出?一张良民户籍,然后重新写下她的?信息。
时?隔两年,她又恢复了良籍。
秋儿快速地眨动着眼睛,怕自己的?眼泪不争气。
推广瞧了一眼,也?不禁笑笑,这样的?好事,确实值得高兴。
信息都已?经填完,还差了一个户址,推官刚问起,秋儿便快速地回答:“太平州水阳县临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