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栀和肯画就好,就怕许栀和不?肯动笔,他们连一分钱都挣不?到。

刘家娘子微顿,继续道:“我公爹说?娘子劳神费心,要?与娘子重?新商定银钱划分……”

许栀和微微怔然。虽然画作是?基础,但刘家木坊出的力同样不?小。刻纹亦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偏差一点就会前功尽弃。

“不?……”

“娘子可别推脱,”刘家娘子满眼?笑?意,“我们全家都觉得?这是?娘子应该的。”

当时公爹在家中说?出这个提议的时候,全家人可谓是?举双手双脚赞成,许栀和就是?他们的财神娘子,花任何代价留下她都是?值得?的。

从前刘家木坊门庭冷落,现在不?少人慕名而来,将之?前堆积的几张桌椅都买走?了几两银子,这些衙内是?不?缺的。

许栀和与刘家娘子都心知肚明,并非她们的画技有多高超,东西有多精致,而是?这些权宦子弟想借此机会巴结常家,顺道夸赞常家郎君常稷轩眼?光独到。

“既然如此,还?请娘子替我谢过,”许栀和想通了,朝她微微一笑?,“今日事忙,明日午后,我准时上门。”

刘家娘子喜出望外,立刻点头应下,“娘子既然说?了,我们心中便有底了。我们全家……都盼着姑娘能够过来。”

她本想学?着那些世家郎君口中的什么以盼,但是?一时间想不?出来,只好用大白话讲了出来。

许栀和目送她离开后,唤了方?梨过来,量着掌心大小裁剪。

羊毛毡到底不?算日用品,只有这些喜欢的人会视若珍宝,她心中有另一套计划,不?过眼?下却还?不?是?时机。

眼?下她更想做的,是?手套围巾的生意,北宋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手衣手笼各种保暖品常见,一般来说?,手衣的主要?制作材料是?丝绸和动物皮毛,前者轻巧美观但保暖效果不?甚理想,后者倒是?足够保暖,将两片皮毛缝合在一处,留一个口子,将手放进去,能起到良好的御寒效果,不?过这样一来,却又笨重?,这双手就干不?了事了。

除了世家郎君、小姐能够穿着手衣,抱着暖炉,其?他穷苦人家,便是?寒冬腊月的天气,也不?能懈怠,井水冰冷,刺人掌心发痛也不?能停下。

许栀和想到了织出小巧轻薄、但防寒性好的毛手套,上面镂空五根手指,既能保暖,又不?耽误做事。

汴京官宦人家的丫鬟婆子,一个月的月钱少说?也有五百文,花三五十文买一副手套还?是?舍得?的。平民?百姓,省吃俭用个两三回,总能凑出一双……反正这钱就算不?花在这儿,也要?花在药铺里面买猪油膏。除了这二者,还?有京中念书的学?子,冬日苦寒,手指僵硬难以执笔,若是?点不?起火炉,只能硬着头皮读书习字。

方?梨听了许栀和讲完,明白了她的用意,她在许栀和手掌的基础上又放大了一寸,以防有女子买回去后大小不?合。

她画完,将稿子又粗略修整,拿给许栀和过目后,才定了最终形状。画完女子的手套,又捏着裙摆出去找良吉,用他的掌心比划,在原基础上扩大,算是男人用的手套。

方?梨拿了先前织的毛线,对着纸上的尺寸一点点比划调整,最?后裁下了两张巴掌形状的布,沿着边缘缝起来,便是一只手套。

第一次尝试还?算不?错,方?梨将手中的针线放下,拿给许栀和过目,“姑娘你觉得怎么样?”

许栀和接过,套在了自己的手上,大小很合适,只是缝合的边角有些不美观,方?梨朝许栀和吐了吐舌头,“奴婢第一次没经验嘛。”

“没这么想,”许栀和用手摆出不?同动作,包括模拟握笔和端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滞涩感,她笑?,“我想说?,方?梨做的真好。”

方?梨得?了鼓励,眉眼?中满是?开心,嘴上却道:“姑娘,奴婢能做的更好!”

许栀和:“好好好,方?梨自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