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不能与娘说,”常庆妤摇了摇头,“等?许姐姐做完了,庆妤再来告诉娘。”

常大娘子?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你近日总是提起这位‘许姐姐’,你兄长又在你父亲面前提及陈生,我都忍不住好奇了这一家?子?了。”

常庆妤闻言,瘪了瘪嘴,“要是许姐姐没嫁人就好了……”

常大娘子?说:“陈生刚得了金明池诗会的诗魁,还获了官家?的赏。怎么,这还入不得你的法眼?”

“那倒也不是。”常庆妤自顾自嘀咕道?,“我兄长还没娶妻,要是,要是……”

常大娘子?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你这样的话可千万别在你许姐姐和你兄长面前提。”

“哎呀娘亲!你还当我是三岁小孩吗?”常庆妤伸手摇了摇常大娘子?的胳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都晓得。”

……

许栀和回去之后,摊开了那一本《如梦令》。

如梦令的遣词造句简洁又饱含意境,书中的主人翁是一对?青梅竹马,两人在家?乡立下?山盟海誓,丈夫在渡口离乡赴往京城赶考,妻子?留在家?中照顾亲长。后来有朝一日,丈夫金榜题名,三年未归,乡里百姓都传闻说曾经的痴情郎早已另娶她人,忘记家?乡糟糠妻,妻子?对?乡邻的传言不置可否,只?在夜间无人之时看渡口千帆过尽,人未归。

花开又花谢,转眼又是一年过去。有媒婆上门提亲,说是别家?儿郎看中了她的痴情不改,但妻子?不愿意忘记和丈夫的海誓山盟,依旧等?他。在旁人的嗤笑声中,她走到了渡口,本不抱着期望,却?发现阔别日久的少年郎一身红装接她入京,共享繁华。

原来少年不曾回来的三年,被朝中高官要挟,他为了保护自己的亲长和妻子?,忍辱负重,直到自己能在朝中说得上话,才荣归乡里,接人入京。

许栀和看到这里,倒是明白了为什么这册话本子?为何能受人喜欢能看少年打?马行街,满楼红袖招,紫袍加身,光复门楣,也能看它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深不悔。

只?是,许栀和捏了捏剩下?的书页,瞧着还有十几页。故事到这里算是一个大团圆结局,后面会讲什么?

她本想一口气看完,门口却?响起了一阵脚步声。许栀和立刻放下?了话本,走了出去。

陈允渡身上背着一个篓筐,他的神色自然,动作?娴熟,仿佛习以为常,看见许栀和出来,他转过身去,露出篓筐里面装着的东西

是一筐碧绿新鲜的蔬菜。

许栀和眼里快速划过一抹惊喜,她快步走到陈允渡的身边,伸手帮他卸下?篓筐,问:“这是从哪里来的?”

陈允渡说:“城西有一处温泉庄子?,温泉边多地热水,附近的蔬菜郁郁葱葱,我猜你会喜欢。”

这处庄子?还是梅丰羽打?听?到的,两人趁着雪化,一并去了城西,原先庄子?主人并不愿意售卖,后来听?说陈允渡也是金明池四诗魁之一,才改了主意,卖他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