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正式工变成了临时工,分到的房子没了,在娘家呆得不顺心,有个添堵的大嫂,还?有改了态度的亲妈跟亲哥……
杜得敏怎么想怎么憋屈。
杜奶奶拉着文秀问,这程叔叔怎么过来了,跟她妈相处怎么样,家里有什么人……
问了一堆。
文秀其实也不太清楚,她跟这位程叔叔也没见过几面。
程叔叔带她妈看病了,还?出了打针钱,光这点,文秀就觉得程叔叔人不坏。
就像她妈说的,比自家人强。
-
晚上。
今天周三,又有扫盲班。
余凤敏坚持说自己的手?没好,不肯去。
杜思苦只好又顶上了。
今天扫盲课就是很普通的基础知识了,再加一些课堂提问。上次的教的书?信好多人都给亲友寄去了,不过还?没有收到回信。
扫盲班的同学?把信寄出去后,特别为自己骄傲,他们以前不识字,现在连信都会写了,是区大的进步。
杜思苦听到他们这么说,很欣慰。
“杜老师,我这字一直写不好,有什么好办法吗?”
杜思苦想了想:“可以找些字贴临摹一下。这样吧,回头?我跟老师们商量一下,出个字贴集,让你们自己照着上面描。”
“谢谢杜老师!”这个一心想着学?习的同学?特别开心。
他们上扫盲班的大多数都是过了学?习的年纪的,要是年纪小的,早就去学?校了。
下课了。
杜思苦回到女工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张阿姨,把那套毛线针送了出去。
张阿姨:“这不行,我能不要。”这是花钱买的,不能要!
还?要工业劵呢。
杜思苦:“这是我在车间自己做的,您就收着吧,回头?我还?要跟您学?不怎么做棉衣呢,就算是学?费。”
“你要做棉衣?”张阿姨,“你别是蒙我收下东西。”
杜思苦说:“真要做棉衣!我的厚外套都是前几年的,都短了,”还?旧得很,上面的补丁都不是一个颜的。
这织毛衣,做棉衣得自己学?啊,不能老是麻烦别人啊。
再说了,现在这尺寸的东西,杜思苦的眼力?跟手?都准得很啊。
张阿姨听杜思苦这么说,就收下了。
-
江原化工厂。
这边的同志熬了个大夜,把信纸上的解决方案都试过了,3号早上,苏式反应釜的问题果真解决了!
“太好了!”
“终于修好了!”这下损失减失减到最小了。
参加熬夜的同志们集体欢呼。
八点到刚。
机修厂传达室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江原化工厂打来的:“你们机修厂几位派到化工厂出差的同志回来了吗!”
097 ……
“还没有?回来。”传达室的回答。
怎么会还没有?回去呢?
化工厂那边的人坐不住了, 昨天早上机修厂的几位同志就离开了化工厂,都一天了,还没到吗?
“是有?什么急事吗?”传达室的同志问。
化工厂那边停顿了一会, 似乎在商量, 过了一会,才跟机修厂传达室这边说:“要是宋同志跟阮同志他们回来,请务必让他们回个回话。”
“好?的。”传达室把?这事记录下来。
-
化工厂。
“反应釜的问题先?不要跟机修厂那边的领导说,咱们这样,先?派两个同志过去跟机修厂出差的同志接触接触,然后秘密查一下这信是谁写的。”刘书?记吩咐着, “确定写信的人之后, 咱们再想办法把?人挖出来。”
“书?记, 那咱们派谁去呢?”车间主任问。
刘书?记道:“这几天跟机修厂接触过的同志,让他们去,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