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凤敏说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像是女工宿舍,那位新宿管燕红,原本是个好?脾气的,工厂的女工招满了,女工宿舍的人多了一倍,一楼都收拾出来,又多搭了好?些个床铺。这人一多,就容易吵嘴。
现在燕宿管变了,整天?板着脸,要是谁闹谁吵,直拉大?声呵斥,说要报给上面,这才把人管住。
还有食堂的庞清燕,之前是食堂的杂工,现在成了彭大厨的徒弟,在学做菜了,正牟着劲练刀工呢,这人力气小,隔几日手上就有刀伤,去厂卫生院的次数可不少。
当然了,庞清燕跟袁秀红关?系好?,去的勤快也?可能是跟老朋友叙旧。
信中?还写了两个不确定的小道消息。
丁总工之前离婚的前妻带着女儿又回来了,看那情况,是想复合。
余凤敏写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杜思苦家的亲戚好?像是想机修厂,厂里招满了,没让进。
厂里跟杜家亲戚说是杜思苦借调去外厂了。
余凤敏特意说这个,就是透口风给杜思苦,过年回家别说漏嘴了。
又是哪个亲戚?
去机修厂找工作?
杜思苦算了一圈姓杜的亲戚,看来看去,只有小姑家的对?得上号。
杜思苦读完余凤敏的信,又看了袁秀红的信。
袁秀红的信简短一些,都没什么重要的事。
也?是,杜思苦才离开机修厂不到?一个月,哪有那么多新鲜事。
-
西北,某兵团。
杜二婶收到?了从阳市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些钱跟一些药,有膏药,有冶留疤的药,还有治疗伤口愈合的药。
上面写的是邮局的地址,不过落款人却是杜思苦。
老四寄来的。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信,信不长,言词恳切,字字关?心,杜二婶觉得老四(杜思苦)是个有心人。
不像家里那位小姑子,对?杜有军这个二哥不闻不问,不说电话,连个问候的信都没有。
“有军,你的信。”杜二婶把信给了杜二叔,又把包裹里的药拿了出来,“这膏药我闻着像是妈惯用的,等会我拿一点给她。”
“好?。”杜二叔看到?是老四寄来的信,便笑了,“这孩子话不多,倒是个有心的。”
他去了趟鬼门关?,现在虽然好?了,但是身体?差多了。
以后不能跟着部队到?处走了,只能留在部队医院里,坐坐诊,看看病什么的。
日子倒是清闲了。
杜二婶:“对?,大?哥家几个孩子都养得不错。”像杜二,上半年听说二叔出事,立刻就过来了,忙前忙后的。
这恩情杜二婶记着呢。
她还说,“老二还没结婚吧,回头他结婚,咱们可得包个大?红包。”
她原先还想给杜二介绍媳妇的,可是杜二话里透了底,有对?象了,所以杜二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正说着。
杜奶奶过来了。
杜二婶笑着把膏药递了过去,“老四寄来的。”
杜奶奶一愣。
杜二婶又道,“还寄了不少药呢。”展示给杜奶奶看,膏药杜有军也?用得上,杜二婶就自个留了一些。
杜奶奶看着这些药,眼神复杂。
-
阳市。
杜家。
“大?哥,听说老四不在机修厂了,这事你知道吗?”杜得敏从杜家搬走不到?半个月,又回来了。
杜父当然不知道,他压根就没听说这事。
“不可能,她不在机修厂,能不回家?”杜母不信。
“说是借调到?别的厂了。”杜得敏自个坐下,这次她回来没带孩子。大?程的大?儿子十二岁了,懂事了,现在能帮着看孩子了。
杜母问:“哪个厂?”
“就是不知道啊。”杜得敏回来就是为了说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