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一脸讪笑:“舅母,糕饼做好啦?那什么,我约好了车夫,一会儿来铺子取了送到慈善寺去。”

正?好后院传来敲门声,估摸着是车夫到了,陆娘子前去开门,临走?前还冷哼一声,又?用手指了指尹遥:“我等会儿再跟你算账。”

尹遥摸摸鼻子,舅母一向和善得很,没想到这发起?火来,也挺吓人?呢……

她这会儿想想也是有些后怕,不敢再偷懒,只捡起?帽子戴好,又?老老实实爬上梯子,站得端端正?正?地刷墙。

陆娘子送走?车夫,见尹遥又?爬上了梯子,倒也不敢再训人?,生怕尹遥一激动再掉下来。

但她也不回厨房了,便站在一旁盯着尹遥,看有没有好好儿注意安危。

这目光也太灼人?了,尹遥半讨饶道:“舅母我真错了,你既空下来,便帮我刷刷低的地方吧……”

陆娘子见她这样儿,气也消了,又?去拿了另一把排刷,也仔仔细细刷起?了墙。

墙刷完之后,还要开窗通风,一直晾到完全干透,才能再刷第二遍。

这几日里,尹遥便又?把那桌椅拖到后院中,许二郎跟她讲过,这家具若要翻新,表面?原本的油漆会影响新漆的附着力,因此得先用砂石略作打磨清理,然后再以新漆仔细覆盖。

好在尹遥常年?练习刀工和厨艺,对力道的把握十分精准。

都?说“一法通,万法通”,她举一反三,把刷漆当成上辈子学烘焙时的裱花和翻糖工艺,慢慢也掌握了些窍门,大开大合也好,精雕细琢也罢,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妥当。

不论是刷墙还是刷桌椅,倒都?让她搞得有模有样。

因着堂屋只有通往后院儿的一扇窗子,为了采光,她还豪掷了足足三百文,从原本的油纸改成了极薄的轻纱,好在这窗子很大,再配上白色的墙壁,堂屋里真的亮堂了不少。

忙了几日后,她屋里屋外地四处转悠,检查自个?儿的劳动成果,心?中很是满意:这手艺嘛,怎么也抵得上半个?工匠学徒了吧?

……

虽然除夜、元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可若问长安和洛阳的百姓,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一个?,想来大伙儿都?会告诉你,是上元节。

原因无他?,只因长安、洛阳二城,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三百五十七天都?是有夜禁的,而唯一没有夜禁的日子,就?是上元节前后这三日。

上元节即元月十五,也被称作“元夜”、“元夕”,是整个?洛阳城百姓都?盼着的一个?节日。从元月十四开始,到元月十六结束,不仅城中会张灯结彩,而且坊门、市门彻夜不关,百姓们可以赏月亮、逛灯会、猜灯谜、放纸船,还可以观赏各种街头?杂耍。

这三日里,街上灯火彻夜不熄,简直热闹非凡。

百姓们游玩得开心?,有经验的商户们自然也不会错过,尤其南市的主街上,除了挂满的花灯外,还有摆得一个?挨一个?的摊位。

这摊位中便有尹遥的,作为现代人?,她对“节日经济”再熟悉不过,一早就?跟沈老太太取了经,往南市署报备又?交了费用,支起?小摊儿,准备赚些节日“外快”。

而且她还不只支了一个?摊位,而是并排的两个?。

其中一个?交给?罗珊娜,售卖铺子里的各式糕饼,另外一个?摊位,则是自个?儿打理,准备做点?儿新鲜的。

第59章 街头烧烤 里脊串、淀粉肠、烤豆干……

上元夜前夕, 洛阳城内便已是灯火彻夜通明,街上游人如织,都在享受这?一年一度的夜生活。

南市里有不少猜灯谜的摊子, 摊主将?彩灯悬挂成一面?墙, 将?置于其内的烛火点亮后,五颜六色漂亮极了。彩灯上还?贴着有趣的谜语, 游人付些银钱,便可参与猜谜, 猜中即可将?彩灯赢走。

还?有一处胡人娘子摆的小摊儿?, 上面?挂了沈记糕饼铺的幡子,有些一样,又似乎不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