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都不好意思这么欺负人,在他们住进去之前还帮着修缮了一下。
可即使如此,那也仅仅只是从漏大雨变成了漏小雨、吹大风变成了吹小风,好在这两年修修这、修修那,寻常时候倒也能勉强住人,唯独过冬……
“这天是越来越冷了,今年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
“把炕烧起来,多捡点柴火总能熬得过去。”
“屋子到处都漏风,那风呱呱地往屋里吹,温度哪里上得去?”周青青叹着气,“咱们还是得去找大队长,让他找人帮着把屋子修一修,不然这风吹着咱们哪里熬得住?”
“那总不能光凭一张嘴就找人吧?”
周青青咬了咬唇,“那就一人拿点粮食出来,咱们几个人凑一凑,每个人也凑不了多少,不然冬天冷得生病,还得花更多的粮食。”
这个道理谁都懂。
但其他六人还是很舍不得,前头秋收才分了粮食,别说给家里寄去了,还了原先的欠粮,他们每人剩下的就不多,一天吃个五六分饱都难。
如果没事做也就算了,他们每天的活不少,不吃饱点哪里能干得动活?
见一个个都没开口,今年刚下乡的杨苏安问:“我记得你们之前说过,这房子还是开春修补过一次,那去年你们是怎么过冬的?”
刚问完,他就发现三个老知青脸上有些奇怪的神色。
一看就知道肯定发生过什么事,他想了想,“咱们虽然是从五湖四海来,但既然已经待在一个生产大队,那自然得相互扶持才能坚持下去,你们说呢?”
所以别有事没事就瞒着,有商有量才是他们知青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更好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