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道着多谢。
喜房之中欢声笑语不绝。
千澜只能跟着傻笑,偷偷在一旁问杨氏身边的妈妈:“怎么不见念姐儿?”
“二姑娘之前来了这,现下只怕是去自己屋子里了。”
“我去看看她。”
说着千澜就飞快地溜出了门,跟逃难似的。
从小到大在这种场面里,她就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在旁边陪着笑,面对一堆不认识的亲戚朋友,被像只猴子一样拉出来评头论足。
哪怕他们是好意,那这种感觉也是糟透了的。
很快她就到了念娘的院子,今日是大喜之日,宾客都聚在正厅,有长辈们在待客,念娘自然讨了个清闲。
千澜进来时她正在院子里荡秋千,身后跟着照看她的女使。见到千澜,隔老远就喊她。
“澜姐姐怎么来我这儿了?”听语气似乎兴致不高。
“我刚从喜房那里过来,都是些我不认识的夫人太太,我在那儿干杵着也没什么事,就来找你了。”
念娘嘟着嘴巴:“本来我也是在那儿的,但那里有我不喜欢的人。”
千澜看着她:“谁啊?”
“祖父一个朋友的女儿,就是里面穿靛蓝褙子的妇人,满脸刻薄样。”
就是千澜进门后说话的妇人。
她大概能记得那人的相貌,“瞧着不好相与她怎么你了?”
“倒没怎么我。”念娘皱起眉头,“就是她总想着将女儿嫁给哥哥,说了好几次了都,母亲早前便婉拒了,父亲也不乐意,碍于他父亲的面子没有发作罢了,她倒好,装着傻也要将女儿往哥哥身边推,忒不要脸面了!”
“澜姐姐你是不知道她那女儿,长得跟个柴干似的,还粗鲁无礼,本就没什么教养,偏的装出一副温柔似水的模样来恶心人。”
看得出念娘讨厌此女至极。
千澜轻声劝她:“好了,总归她做不成你的嫂嫂就是,日后去了京城,就和他们断了往来,再见不到她们,又何必生这闷气?”
“思姐姐今日大喜,高兴点。”她摇摇念娘的手。
听她这么说,念娘可算露出一个笑,“姐姐说的在理,今日可是我姐大婚,才不要为那女人气坏了自己。”
就是,格局小了。
千澜但笑不语。
念娘又道:“说起来我也去过一次京城,那里真是热闹啊!果然天子脚下,富庶繁华。如若哥哥春闱得中,那我家也能迁去京城了。”
言语激昂,分外憧憬,分外向往。
廖家准备迁去京城,除去为了本家发展考虑,也有一层原由是为了能够护着廖氏母子三人。
千澜知道这一层,不禁心头一暖:“你这么喜欢京城,要不然跟我们一同入京,延宁伯府虽然规制不大,但几间客房还是有的。”
返京的日程定在十月初十,也就十来日的时候了。
念娘一喜,“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了?”千澜架着二郎腿,轻声一笑。
念娘点头如捣蒜,“好呀好呀,我过两日就去同母亲说。”
姐妹俩在院里坐了会儿。
外头响起喜乐的声音,锣鼓喧天,人声喧嚷。
念娘一下站起,“迎亲的队伍这就到了?”
“走,咱们去看看。”
门口自是热闹非凡不提。
千澜与念娘到了正堂,王氏和杨氏等人已经等在那里,各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念娘伸长了脖子在张望,想要看到外院是怎样一副盛况,这种闻得声响却见不着场面的心情太让人抓狂了。千澜也好奇,但她不用踮脚伸脖子也能隐约看到。
无非就是廖瑜带着郑羽等人正在拦门,战况激烈,但无奈柳沂以及他带来的队友势如破竹,一路过关斩将。
这让千澜质疑他们有没有在认真的拦。
外院此时又有好一阵骚动,随后传来一道豪迈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