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真不能吃吗?”

看着周粥将制好的盐用手帕包着放了起来,其他人眼中出现了渴望。

那可是盐啊!

如果他们能自己制盐了,还搞什么其他的事?

光是卖盐就能让日子过得舒舒坦坦的。

“暂时先别吃,我也不确定这样弄出来的盐能不能行。”

大家把目光投向黄岑山,他是大夫,如果他说能吃,应该就可以了吧?

黄岑山被那火热的视线看得缩了缩脖子:“别看我,我不知道啊!海边有不少人会制盐,但是我不会,这玩意很难偷师的。不过我和我爷爷行医这么多年,确实有过吃这种粗盐得病的例子,我觉得你们还是听姑娘的话比较好。”

连黄岑山都这么说了,大家也就熄了尝试的心。

盐已经弄出来了,离确定能不能吃还远吗?

第119章 山匪来袭

“可惜我们住的地方离这里太远了,不然挖个坑晒盐,会简单的多。”

周粥说着,但仔细一想,离海边近的地方容易出现台风,如此一来,还是他们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但其他人听了,态度比周粥热切多了。

“不远,不远,姑娘你告诉我怎么弄,我来弄!”苏庆丰道。

“不是远不远的问题,而是这个晒盐法需要十天半个月,必须得有人守在这儿,按时浇灌海水,得到粗盐后还得进行二次加工,咱们暂时没有这个条件。”

“咱们那么多人,在这边建个草棚,留俩人轮流来不就行了?”苏庆丰依旧不愿放弃。

周粥沉默了片刻,道:“到时候再说吧!起码等村子建成之后,才有精力分配到这边来。而且我今天弄出来的那些盐能不能吃还是个问题,如果这些不能吃,那我知道的另一个方法也是白费的。”

“好吧!”

周粥都这么说了,苏庆丰只能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

海边风大日头大,两天的时间,他们搜集的螺壳和螺肉就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他们按照黄岑山所说的方法,将螺壳分层放入窑中开始烧,螺肉则是继续晒着,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再收。

烧砺灰比烧砖需要的时间要短得多,一个白天的功夫就烧得差不多了,不过跟烧砖一样,需要等砺灰自行冷却才能装袋,又是两天时间。

黄岑山教他们建的砺灰窑内径在一米多,高度有三米左右,倒不是他们不想再建大一点,而是因为带来的砖头不够了,只能建这么大。

等他们将砺灰收集起来,李三刀简单估算了一下,换算成现代单位,大约有八九百斤的样子。

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烧,有些角落没能完全燃烧,所以出现了不少损耗,不过他们对此已经十分满意了。

“姑娘,咱们出来快八天了,先带着这些回吧!回去给他们报个平安,然后我再带人过来这里烧。”李三刀道。

来的路上一天半,收集贝壳处理贝壳差不多一天时间,这还是在这些贝类的密度很大的前提下才这么快的,贝壳晒干两天,烧制一天,等窑降温两天,加上回去的时间,这一趟出门接近十天,如果再不回去,其他人该着急了。

“行,那我们回吧!”

周粥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成了,没必要一直在这里待下去,毕竟海边也不是什么好住的地方,尤其是生理需求解决起来不太方便,这里的蚊虫实在是太多了,驱蚊药几乎没有效果,她是忍着不说而已。

来时的砖此时换成了一袋袋砺灰,马车变沉了不少,大家就不坐在车上了,而是跟在马车旁走。

之前一直闷声干活的李三刀忍不住开口道:“姑娘,你说的那个晒盐法,要不跟我说说怎么弄。咱们建房子要的砺灰怎么都得烧个把来月,在这边也没什么事做,不如多弄点粗盐出来。万一你弄出来的盐可以吃,咱们就可以按照那个方法直接弄,而不是另外弄了。”

周粥捂脸。

她没想到制盐对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