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打死打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岭南人,只管让自己所在的地方变得更好,反正最后的赢家也会找上门来给他们好处,收编他们。

与其现在站错队被后来者清算,不如就直接等那个胜利者。

没好处就没好处呗,他们要是像幸福城那样发展得好了,多的是好处等着他们。

因此,这些县城的管理者私底下碰了个面,决定来幸福城这边进行学习考察,看看能不能也应用到他们那边去。

明明幸福城这边经常开仓放粮,给百姓们提供工作机会,不仅包吃包住,还给发工银,怎么这边就越干越有钱,他们自己所在的县城想干点什么,银子一下子就被用完了呢?

这个困惑烦扰了许多人,于是他们做出了这个决定。

对于这些县令的请求,周粥是来者不拒。

她巴不得幸福城的模式推广给更多的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受惠,其他地方富裕了,消费力就会上升,消费力上升就会带动生产力的增加,生产力增加就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的人有工作就有余钱来消费。

如此一个大循环,好处最终反哺到幸福城来,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若是不意外的话,他们明天就该到了,宿舍整理出来了吗?”周粥问绿荷。

“整理出来了,临时工牌都已经准备好了,消息也已经给各个部门通知了下去,就看他们想先看什么部门了。”

“那就行。”

为了让这群率先吃螃蟹的人意识到幸福城模式的好处,周粥毫不藏私,直接将他们安排去了各个部门考察。

每个部门他们都可以待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那里,有专人会告诉他们所在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影响。

这些理论都是周粥从前世搬过来,又经过几年时间结合了现在的情况改良,并且由各部门的佼佼者整理出来的,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资料。

当然,这并不是最完善的,但这是周粥现在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至于短缺的地方,只能由时间来验证,由后人来改良。

次日,考察队伍来到了幸福城,得知周粥竟然能让他们参与到各个部门的运转中去,都瞪大了眼。

没办法,这个年代藏私太正常了,虽然现在是乱世,可一旦宁朝再次统一,他们在此期间做出的政绩也是能算在其中的。

换成和平年代,幸福城的城主能把幸福城带领到现在这种地步,接连提拔三级都不为过,又怎么将自己的手段交给其他人,让其他人跟他们竞争?

有这样的好机会,大家都端正了态度,认真学习起来。

在部门见习的过程中,他们越学越是心惊,除了不藏私之外,所有的部门都是围绕着民生工作的,有些工作甚至会舍弃官方的利益,成全百姓的利益。

可是等他们来到财务部时,却发现这么做,城里的财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一点点地增加。

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其中的原因幸福城没有其他城池那样的贪官污吏。

在他们所在的县城,无论是什么资金,过一批人的手就会少去几分,尤其是他们这样与当地士族关系紧密的官员,有些伸手的人甚至是他们的亲戚,他们就算想管也管不得。

如果把那些被贪墨的银两都算上,他们就算比不得幸福城,其实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没有这边这些新颖的点子罢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地方的事了,而是自古出现皇朝以来,各个朝代、各个地方都会出现的事。

但是,他们既然选择来幸福城学习,那便代表他们并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否则维持原样即可。

路修好之后,他们所管辖的县城的经济已经有所改善,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再做这些多余的事了。

然而他们不甘心。

不是每一个为官者都是为了有钱才当官的,可以说绝大多数当官的人在当官之前,都有一颗造福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