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还有无数件事在等着周粥干,几乎忙得停不下来,转眼就过去了几个月。
第一批从岭北来的流民已经到了,他们甚至都没有走到幸福城,就被其他的县城允诺许多条件提前带走,但还是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坚持来到了幸福城,说是投奔熟人来的,而且还准确地说出了军械处主任吴小山的名字。
后来大家才知道,带领这支队伍前来的人,正是东阳县的县令。
吴小山几年前就去拜访过对方,但对方因为放不下县里的百姓,不愿同他离开。
谁想如今,对方竟带着整个东阳县仅剩的百姓们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
东阳县的情况周粥是知道的,县城自封的时候,她还让楚凌骁帮忙送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卫生常识进去,对这位县令十分敬佩。
在这位县令亲自到来时,周粥并没有将他们赶走,而是在城外划分了一块地给他们,让他们暂时在那里生活。
而这位东阳县的县令,自然被周粥吸收为幸福城干部的一员,准备把他培养培养,送到其中一个县令被杀的县城去当县长,到时那些百姓自然会跟着他一起走,又能完成一件事。
二皇子自身不正,导致了京城的混乱,大皇子没有错过机会,哪怕还没有将自己占领的地盘彻底掌握,还是第一时间出兵攻打京城,双方开始了长时间的拉锯战。
这些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岭南,周粥看着各个县城递上来的汇报,处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这些年,她明明培养出了许多能人,也接收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幸福城干部的队伍越来越大,可摆在她桌面上需要她处理的事却一点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
她明明是想要减负的,可担子却越来越大。
那些来幸福城学习的县城的县令也不知是失了智还是怎么了,县里搞个规划想要拆迁重建这种事都要问她,她又不是管事人,但人家都问了,她也不能不回,还能顺带着让幸福城的施工队赚上一笔,于是附上了建议。
一个县城一件事,十个县城十件事,但现在与幸福城有联系的县城可不止十个,每个县城送过来的事也不止一件,因此周粥越来越忙,但岭南也因为她的忙碌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大家对卫生方面并不重视,人当街排泄,路上牛马的粪便到处都是,而现在,各个县城,乃至各个村镇都变得整洁起来。
还有教育方面,过去教育一直被世家大族所垄断,而现在,许多地方开设了义学,哪怕是穷人也能参加扫盲课,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去读书。
读书了就会知礼,知礼后就会和谐。
还有商业发展得尤为迅速,在周粥提出因地制宜,寻找当地特色产业的理念后,许多地方找到了挣钱的法子,大家的生活都变得富裕起来,平常日子里也能吃上肉了,更不缺粮食吃,这是大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