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绵她们坐车往东走,闻谵骑车去西边的公社, 那边有个木匠手艺很不错, 家属院里谁家要弄个桌椅板凳啥的, 都是去那。

礼拜天班车人多, 都是挤着坐的, 味道也算不上好闻, 这年头每个地方的班车都差不多, 带啥上车的都有。

好在也没有挤多久,二十分钟就到了,离得近就是这点好, 快得很。

礼拜天的客运站热闹得很。

宁漳市虽然不是省会, 但人口、占地面积在省里也算是能排进前三, 发展得挺好。

市中心有一个百货大楼,跟首都的自然是没法比, 但货品也挺全, 大家买东西一般都去那。

修手表的地方也在百货大楼里面,刚好顺路,五人结伴一起, 打算从这边坐公交车去百货大楼。

樊清舒有一段时间没来市里了,小丫头兴奋得很,拉着穆绵就要快快走。

葛秀青带着警告的眼神,“乱跑下次就不带你来了啊。”

小丫头撇撇嘴,“没乱跑呀!”

柳双翠笑了笑,“小娃子都这样,绵丫小时候也是,每次都跑最前头,我们才跟过去她都挤进去把东西买好了。”

葛秀青:“我们家这个就跟脚底有针一样,一出来就东瞅瞅西看看。”

三人在后面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

葛秀青之前还让闺女儿子喊穆绵姨,结果轮到自己的时候,也是主打一个各论各的。

聂思慧喊她秀青嫂子,她喊柳双翠柳大姐。

婆媳俩直接同辈。

穆绵和樊清舒走在前头,领先了她们三四步。

小丫头挨着穆绵,小嘴叭叭的,说她带了零花钱出来,她妈答应了她,一会儿要去书店看看。

五年级正是喜欢课外故事的年纪,樊清舒成绩不算拔尖,连环画之类的倒是看了不少。

小丫头说的有些穆绵都没看过,这也正常,因为距离太远,南北方流行的东西肯定是有差异的。

一路聊着,很快就到了百货大楼。

进去后,穆绵三人便跟樊清舒母女俩分开了。

各个地方百货大楼的布局都差不多,一楼是日用百货,聂思慧跟柳双翠婆媳俩在那秤糖,穆绵直奔楼上卖电风扇的地方。

电风扇这东西实用,卖得还挺好的,毕竟也没有贵到哪里去,基本都是几十块钱的样子,比手表这些可便宜不少。

穆绵到的时候柜台就剩两台了,她选了个顺眼的,然后又去了卖照相机的地方,这次选得久了点。

婆媳俩大包小包上来找人时,穆绵正在付钱。

柳双翠看了一眼,“啥样的?”

穆绵就给她妈她嫂子展示了一下,“跟闻三哥那台一个牌子的。”

其实拢共也没几个牌子。

电风扇跟照相机一买,两百多块钱便出去了,虽然瞅着是不少,但穆绵也没多心疼就是了。

她跟四哥现在可是万元户!有钱!!

东西买完,这会儿时间也还早,左右今天没有什么要紧事,穆绵也想去书店转转。

穆绵三人在一楼找到了葛秀青母女俩,樊清舒她爹的手表还没修好,今天来修表的人有点多,师傅忙得不可开交。

葛秀青不放心把手表放这,柳双翠对书店没啥兴趣,最后自然是穆绵姑嫂俩带着樊清舒去的。

市里最大的书店距离百货大楼不远,小丫头显然很是熟门熟路,到了就直奔卖连环画的地方。

七八十年代,正是连环画盛行的时候。

有不少十来岁的小娃子在这边翻书看,穆绵也拿了几本没看过的,两大一小在书店待了不少时间,等回百货大楼,葛秀青那边差不多也好了。

回去的班车很准时,一个二个都大包小包的,穆绵她们尤其多,出去一趟,摆酒要用的东西大部分都备齐了。

八月下旬的日子过得很快。

穆绵跟三个长辈也渐渐熟悉了家属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