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萍:“好吧,咱们事先说好,不能看到什么东西都要。”
纪鑫和纪念快速点头答应,生怕下一秒妈妈后悔。
一路上去赶集的人不少,或骑车或步行,脸上洋溢着喜悦。
林静姝带着纪念,苏红萍带着纪鑫,路上不停地叮嘱孩子们撇开腿。
自行车没有安装车蹬子,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只能时刻提醒他们注意。
纪鑫和纪念听着妈妈的教导,晃荡着双腿,远离车轱辘。
半个小时后,几人到了赶集的地方。
这是两个村子交界处,位置好,四通八达。
曾经作为交通要道,哪怕最敏感的时期,也引得许多附近的人光顾。
大家拿着自家多余的东西,去交换需要东西。
两个孩子坐在车后座,一双眼睛不停地看着周围,看什么都好奇。
纪鑫远远地看到一个老爷爷扛着冰糖葫芦,嘴里不停分泌口水。
完全把妈妈的话抛在脑后面。
“妈,我想吃糖葫芦。”
“哪来的糖葫芦,你忘了我出门的时候说的话了吗?”
当然没忘。
但是在美食面前,他忍不住。
苏红萍不心疼孩子吃喝,看两个孩子眼巴巴看着心软点头。
“只准买两串。”
一人一串不偏心。
“妈妈最好了。”
纪鑫一顿彩虹屁,哄得苏红萍眉开眼笑。
“真是小馋猫。”
林静姝笑道:“幸好我家的两个没跟着来,不然的话我也招架不住。”
提起这个苏红萍满肚子话,“谁说不是呢,这俩孩子小时候......”
纪鑫和纪念一边啃着糖葫芦,一边听着妈妈讲述童年趣事。
第212章 说干就干
赶集的人不少,林静姝和苏红萍小心的护着两个孩子往前走。
人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种欢乐的场景太久没出现。
林静姝甚至看到了卖对联的摊子,内心感叹果然是时代变了。
苏红萍很是心动,“咱们也买些带回去吧。”
为了避免被人抓住小尾巴,这么多年都是随便贴点红纸,一点过年的气氛没有。
好不容易光明到来,过年必不可少的对联必须安排上。
两人在摊子上挑挑拣拣,选了几份合心意的带回去。
林静姝单独买了一块红纸,准备回家剪窗花。
窗明几亮的玻璃配着形式各样的窗花,独特的中式美学。
两人满载而归,两边的车把挂着满满的东西。
幸好骑着自行车,要不然这些东西提回家,累得三天缓不过劲。
林静姝推着车刚进家门,听到孩子们的哭声,连忙停好自行车跑进屋。
“回来了,两个孩子刚醒,我刚给冲好奶粉。”
刘婶手里拿着奶瓶。
两人一人看着一个,小家伙们抱着奶瓶吃的开心。
孩子越来越大,林静姝的奶不多,逐渐给他们断奶。
好在两个小家伙不是挑食的主,即便是奶粉也喝的开心。
“刘婶,我买了一块大骨头回来,咱们晚上炖骨头。”
刘婶老家东北人,腌的酸菜最是地道。
在顾家过年的时候炖的酸菜大骨,时至今日林静姝念念不忘。
“好,这就去炖上。”
小火慢炖,做出来的滋味最好。
顾承泽下班时,家里飘着阵阵酸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