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多读一读,不就行了?”

潘玉一噎,钟春玲这蠢货,真是在乡下种地种傻了。她是真想苏茉给她补课吗?她不过是想和苏茉打好关系而已。

有这样一个有背景的舍友,这蠢货还不知道攀关系,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潘玉努了努嘴,“春玲姐,我自然知道,可是我们英语都不好,怎么多说呢?我这不是想着,苏茉姐英语好,我们可以跟她多练一练口语嘛。”

“再说,苏茉姐以前都没专业学过,英语就这么厉害,肯定又一些小窍门的嘛。我这不想着跟她请教一下,到时候分享给你们嘛。”

宿舍八个人,苏茉选了德语,潘玉、钟春玲、谢淑珍、黄爱兰四人选了英语,吴风玲、何运芬、林玉清三人选了俄语。

钟春玲一听,似乎是这么个理,便也眼巴巴瞧着苏茉,等着她分享学习窍门。其他两个选了英语专业的,也眼晶晶看过来。

第344章 1977年

“这还真没什么窍门,就老师说的,多听多读多说。”苏茉道,“我父亲之前留过学,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教我英语了,可能小孩子学语言比较快,记得牢。”

“我的英语之前也是一般的,也是工作的时候用的多,练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多说,不要怕出错。”

“咱们宿舍有四个报的英语专业,你们可以每天用英语交谈,尽量不要说中文,时间长了,也就练出来了。”

“中午的时候,你们也可以找我练,不对的,我就顺便帮你们纠正了。”

“真没什么窍门吗?”潘玉有些不死心。

苏茉笑,“语言的东西,哪有什么窍门。要真有窍门,老师早就教了。”

“这样,那以后苏茉姐你就多督促我说英语呗。”潘玉很懂适可而止,只要能拉近关系就行。

说着,已经开始用英语跟苏茉交谈起来,虽然说的磕磕绊绊的。

只要不让她花时间教,日常对话对练而已,苏茉还是很乐意的,说的不对的地方,苏茉也细心帮她指正。

有了先例带动,宿舍其他人也渐渐开始用自己的专业外语日常交流,整个宿舍中文、英语、俄语齐飞,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1977年。

1月底,苏茉考完试后,一家人便计划着去海市了,顺便在海市过个年,陆长征也直接休了探亲假。

羊城和海市都是知名的大城市,有直达特快列车,大概38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票价27.4元,孩童半价。

上海到广州的火车票

一家六口买了硬卧票,正好凑一个车厢,没有外人打扰。

自七一年十月份被下放后,时隔五年多,苏廷谦终于要回去了,不免有些激动。

一路上,都在跟两小只讲海市的事,听得两小只津津有味,就连隔壁厢出差的两个年轻人,都竖起耳朵在听。

列车是早上八点从羊城出发的,第二天晚上十点左右到达海市。

海市是有运营出租车的,苏廷谦在火车站打了个电话,叫了辆出租车过来。

这个时候,开出租车也是领固定工资的,不像后世,自己的车会四处去兜客。没客的时候,他们都是到固定站点去休息的。

等有人打了电话叫了出租车,上面再根据客人的位置,安排出租车过去。收费是0.25元每公里。

一家人在火车站门前马路边等了大概十来分钟,叫的出租车就到了。这个时候,没有超载一说,一家人挤一挤,一辆车也就装下了。

火车站离洋房街有二十来公里,打车过去,花了五块多。

从车上下来,看着几乎住了一辈子的房子,老两口都眼含泪花。

几年了,他们终于回来了!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进了屋,看着被收刮一空的客厅,苏廷谦心里还是堵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