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要不你就别要求那么高?差不多得了!”

“妈,我要求的也不高啊~”那些女同志一看就不是他徐家人!

“实在不行,你把雪花膏先停停?”在徐母的印象里,正常的男人没有抹这个的。

要不然,不能有这么多极品围着她的小儿子!

徐建设坚决的摇了摇头。

回城到现在,徐建设一直没成家。这些年他也由徐母心中的“贴心小棉袄”,变成亲妈口中的“遭人嫌”。

从原来的青葱少年变成现在的大龄剩男,徐建设的行情一路没升反而降了!

他心里忿忿不平,凭什么呀?带孩子的都有人追,他单身男青年竟然没人要?

徐建设也很无奈。他也想成家,也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这个世界不允许呀!

乡下的两年生活,别的不说,徐建设的眼界是练出来了。“免碰瓷的雷达”是时刻扫射着!

他遇到的女同志共分为四类。

第一种:碰巧崴到脚的,买东西偶遇的,不小心跟他撞个满怀的,还有路上找人问路的徐建设通通装作没看到。

这他当初见得多了!

当时徐建设刚到沈家,沈和为了安小舅子的心,就讲了和妻子认识的过程。徐建设听完,马上就意识到:三姐夫入套了!

徐建设从他三姐身上知道:偶然见的多了,那就不再是偶然了!

果然,乡下的两年历练说明他没总结错!

他一个曾经下乡见过世面的人,能让人轻易把他当傻子耍吗?

第二种:姑娘的名声好,善良懂事、温柔和善。说话轻声细语,总是能让人听到心坎里。

这不是他二姐的拿手好戏?

碰到这样的姑娘,你要是再仔细打听,就会发现:凡是跟她有过利益争端的,都没落到好!

姑娘是对他不错,可也对别人不错。这样的套路他熟!!!

第三种:姑娘为人爽快、干活利索,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这说的不就是他亲妈这样的吗?

从他懂事起,亲妈赞同的事,亲爹就没说出个“不”字來。老两口这辈子就没吵过架!

找个跟徐母相似的姑娘做老婆,徐建设只要想想就浑身发抖。

第四种:老实勤快,会过日子。

大嫂许多多没嫁过来前,打造的就是这样的人设!可小心思就没断过!

世上的女同志千千万,可徐建设总能在她们身上看到徐家女人的影子。

后来托媒人介绍的姑娘,也能分两类。

条件差的:要不就是女同志自已没工作,要不就是娘家人不省心,再要不就是娘家一大串拖累的。×?

都盼着他能帮衬一把,从他身上捞好处,他徐建设能干吗?

他就是撸秃喽皮也不能娶啊!

条件相当的,又分两类。

脑子不好使的。虽然徐建国两口子去大西北了,但也不可能呆一辈子啊!他们总会回来的。

到时候不跟老大他们两口子掰掰手腕子,他就不是徐家老四徐建设!

找个心眼儿不够的,不是给自已拖后腿,给老大两口子送菜吗?

脑子好使的心太大!动不动就想攀扯二姐,想往上爬。就这样的还没进门就给他挖坑,进了门老二非得活埋了他!

徐建设还没活够呢!

看看时间已经八点了,徐建设骑着自行车来到公园。谁知门口大树下等着两位姑娘:一位长相漂亮、身材苗条,另一位长相一般、白白胖胖。

徐建设径直走到富态姑娘面前。“你好,我是徐建设,让你久等了!”

据说姑娘工作好,家里条件也不错。这长相应该错不了。???

姑娘也直接:“徐建设同志,你家出多少彩礼?我妈说了:低于200块钱不行。毕竟两个侄子过两年也该结婚了,少了不够分。”

徐建设暗叹一声:“失策!家里条件再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