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争得头破血流。
徐家没门路,徐母又心疼儿子,于是就退下来把自已的工作让给儿子。
强制下乡的时候,让闲在家2年的老三徐静安去了,之后在文中只提了2次。
一次是听说老三在乡下结婚,徐母两手空空的杀到乡下去要彩礼钱。徐母的原话“我拼命生了她一回,吃我的奶养了她一场,我这罪是白受了?”最后拿着100块钱,一块新手表,10尺布票和10米的土布,给小儿子结婚用了。
最后一次是79年初徐静安死的时候。当徐母一家赶到的时候,村里人正是准备抬棺材上山埋呢。
徐母拦着棺材哭的撕心裂肺,扬言自已姑娘死太突然了,要开馆见最后一面。不让就说要报公安。男方家吓得要死,把家里老太太的棺材本都拿出来,最后把村子里借个遍给了徐家1000块钱。
徐家拿钱回去就又买了两套房,给俩儿子分了家。日子过得那叫顺遂!
徐静安气的心肝脾肺肾都疼了。她看出来了,徐家人过得好那是踩着原主的尸骨,吃着原主的人血馒头。
现在换成她,那徐家人就滚蛋去吧!
原来她打算偷偷找到工作,拿到户口就行。现在看来还要离他们特别远才行。
第17 章 搬离学校
现在3月份,学校的师生还在拼命备战高考。就是想找工作的同学也没那么迫不及待。
从6月1日晚间以后,“文革”局势大变,首先从大专院校开始,群众由响应领导号召、听从指挥的角色,卷入向领导者造反的狂潮。
而这一切皆源于一张大字报。一张来自北京大学的大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