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徐母辗转反侧,睡不踏实。
经过此事,两人心里明白,本就不多的母女情更是消失殆尽了。
可徐静安不能让外人知道。于是一大早就起来去国营饭店买了十几个大肉包子给徐母带上,让她路上吃。准备了一堆东西,装起来让徐母带走。
送徐母出门的时候,一路上碰到的街坊邻居都给背着大包小包的徐母打招呼送别。
徐静安看着徐母头也不回的登上火车,眼中没有波澜很是平静。
一般被抛弃的孩子更加渴望亲情,家中最不受宠的孩子更加希望获得父母的赞同,让他们认可自已。事实上,无论他们付出什么,到最后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因为没有体会过被爱,他们大多数也就不会爱自已。
可现在的徐静安不属于此列。她从兜里掏出万紫千红的润肤脂,仔细的涂抹在手上,兰花香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回到单位,徐静安谢过吴素芬,把夏天晒得西瓜酱送了一罐头瓶。“这可是好东西”,吴素芬兴高采烈的接了过去。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回到家去蒸了些白菜猪肉包子,夏天晒得干菜和豆腐素包子,再蒸些甜甜的红豆包。
刚上锅,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沈和就站在门口。看着沈和冻的通红的脸和耳朵,目光不由得变软了。
沈和心里明白,这苦肉计算是用对了。
第34 章 结婚
冬天,天色暗的早。沈和没有多待,两人开着大门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拿了些刚蒸的包子和豆包就走了。
徐静安一出门,就看到沈和那辆八成新的黑色二八大杠自行车靠在墙边。???
据说这车的结实程度那是“人毁车还在”!
车架子大,前面的横梁又高,个子低,腿短的人骑的时候跨梁都费劲。
学的时候得摔上无数个跟头,个子低的人别说脚尖点不到地面,有的连脚蹬都都够不着。
送沈和出胡同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寒风吹的徐静安更是缩着脖子。
转眼到了15号结婚那天,正赶上厂里开思想报告会。全厂的工人坐的笔直,没一个敢说悄悄话地。所以两人原本说好了,结婚就趁中午吃饭这一会。
谁知开完会,厂里给工人每人发了2斤国光苹果,3斤本地苹果和当地w县产的5斤雪花梨。拿到福利后,全厂职工都喜气洋洋。
所以沈和接徐静安回去的时候,两人骑着自行车,穿着绿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车把上左右两边各系着5斤苹果和梨。
冷风不停的往脖颈和袖口里灌冷风,脸颊更是冻的出了两坨高原红,手要是不小心碰到自行车,感觉心都冻的生疼。
让你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透心凉!
这一路引得行人纷纷羡慕的注视着他们。
到了沈家,一进门,还没打趣小夫妻两句就看到车把上的东西。一时间亲友们都问在哪儿买的水果,新郎新娘都抛在脑后了。
等知道是钢厂冬天发的福利,一个个都羡慕的不行。
沈母听到周围人的夸奖声,笑得更灿烂了。
虽说儿媳妇娘家彩礼要的多了,她当时心里也不高兴,可嫁妆送的也多啊!
满满一屋子的东西:从大件的家具,缝纫机和厚厚的6床棉被,到小件的手电筒,布料,还有一座儿媳妇名下的院子。
别看院子小,可现在找个好点的房子多难啊!钱最起码得要好几百不说,关键卖房子的不好碰到。
儿媳妇工作好,娘家远,亲家母有两儿两女都说闺女随妈肯定能生,再加上自已表姐亲自介绍的,儿子也看上了,自已夫妻俩也见过亲家母,通情达理,疼爱女儿,再没有这么十全十美贴合沈母心意的儿媳妇了。
两人手拿结婚证站在八仙桌前,在主席像的面前举行了婚礼。
旁边的长桌上摆满宝书、像章、红皮笔记本,脸盆、毛巾、布料……这些都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