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挑中沈和后,明明就能直接跟沈和见面相亲,徐静安还要创造机会去偶遇。她得让沈和从心里喜欢她,而不是还行,凑活。
“妈妈妈妈”壮壮伸着两只手,冲着徐静安就扑了过来。
“静安小心点儿,别让他踢到你肚子。”沈母不放心的嘱咐两句。
“妈放心吧,我注意着呢。”徐静安跟儿子头顶头玩了一会儿,逗的壮壮“咯咯咯”笑个不停。
看着儿子光溜溜的小脑袋,徐静安心里不停地挣扎。
h市这里讲究“正月不剃头,剃头妨舅舅”。民俗也好、迷信也罢,流传至今。是不是无稽之谈已经不重要,老百姓从心里认下这个理儿。
所以一到年根儿,理发店的生意就特别忙。从早到晚,排队的人只见多不见少。一天下来,老师傅的手都累的发酸!
过年期间走街串巷,你会发现所有男孩子们的脑门是一个比一个亮。毕竟剃的少了,头发长的快,还要再花钱。
徐静安但凡失去一点儿理智,她都能大年初一给儿子再刮一遍头。可如今她智商在线,只能遗憾的把这事儿放在脑后。
70年
徐静安感觉今年过的比往年舒心,因为钢厂的领导招了好多退伍军人进厂。保卫科的人员不停地巡逻,门岗也查的更严。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挡在钢厂的大门外。
这道大门把钢厂和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外面的运动范围越来越广,进行的轰轰烈烈,厂里的工人却在热火朝天的工作,平平顺顺的生活。
只要出了钢厂,工人们又变回低头沉默的样子。
这场波涛汹涌的巨浪,一个不小心就会把人冲毁淹没,每个人都得小心谨慎。
9月28号
徐静安生了一个大名叫沈甜小名叫“豆豆”的女孩。“豆豆”这个名字还是壮壮看到妹妹腿上有一个圆圆的小黑痣而起的。
浓密的头发,黑亮的眼睛,红红的皮肤,谁见了都得夸一句孩子长的好。
沈母看着这个随着父母优点长的孙女,笑得眼睛都眯住了。
孙子孙女都有了,她能不高兴吗?
徐静安靠在床上正喝着红糖鸡蛋小米粥,沈和进来了。
“怎么样?小车弄好没有?”徐静安忙问。??l
“我问过王刚,他说做好了。让明天去把车推回来。”沈和回道。王刚也有工作,小车是抽时间做的,用了半个多月呢。
徐静安上班以后为了方便喂奶,还得要沈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钢厂那块儿的房子住。
可到时候用自行车一下带着沈母和两个孩子就不方便了。跟沈和商量,找人用木头打一架1*1*0.5米的车厢。车顶是活的,下雨的时候再安上。到时候,徐静安骑着自行车拉着小车就能走,还安全。
沈和听到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们邻居的王刚就有木匠手艺。
第二天沈和拿了1斤五花肉,就找了过去。
小车推回来后,一家人围着看了半天。小车是用旧家具改的,下面车轮是两个半旧的自行车轮子。木头小车看起来不好看,但表面打磨的很光滑。壮壮看了新奇的不行,放到上面玩的不下来,吃饭都是在车里。
街坊邻居看到后,都觉得不错,王刚的订单都接了5,6个。
出了月子,沈和不忙的时候一般都是他送。最近局里有任务,就只能靠徐静安自已了。
徐静安一早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沈母和孩子出发了。一路上引得好多人都注目。壮壮扒着车边往外看,豆豆在沈母怀里睡觉。
徐静安正低头使劲蹬车,就听儿子喊:“妈妈,妈妈快看!”
徐静安顺着儿子指的方向抬头看过去,迎面过来一驾牛车。赶车的大爷和她正好对上眼。大爷新奇的看着蹬车的徐静安,没想到在城里还能看到同行。
两人错身的时候,大爷拿着牛鞭轻轻甩了一下牛,嘴里喊了声“驾”。壮壮看到后马上拍着车框喊到“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