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有大臣想找个折中的法子,提议道:“要不,在那之前先安排百姓撤离,尽量减少伤亡?”
“不行,”宴津反驳道:“外族盯得紧,生性又多疑,若是留个空城在那儿他们估计不会放心进入,若要引得他们的主军,至少全城一半以上的百姓不能走。”
百姓们都是住在一起的,断不可能不动声色的转移走一半,说白了要么一起走,要么一个都不能走。
朝堂上一时议论纷纷。
宴津再次发话,“我愿担保这方法可连破外族数城,让他们近年不敢再放肆,还请父皇定夺。”
宴津这办法可行性确实高,若真的实行了,即可震慑外族,又能让他在朝堂中立威,至于那些百姓……待到胜利之时就可能没人记得他们了吧。
皇上垂眸思考着什么,并没有立即给判决。
宴津等了一会儿,似乎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刚要再次开日,宴南絮忽然站了出来,对着皇上行了一礼,道:“陛下。”
宴南絮一般不会到朝堂上,只是这次情况紧急,恰好川南王在前线,他作为世子也参加了作战的会议。
皇上看见他站出来,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宴南絮余光扫到宴津,见他正望着自已,眼神隐隐有几分探究、几分警告。
“陛下,我认为七皇子所说的方法,可行,然,绝不能行!”
第七十九章 古代(七)家书
“那座堤坝一直是边境地区百姓赖以生存的水道,若是炸毁,其后果不仅是让百姓死伤无数,甚至整个地区恐怕几年内都难以恢复生机,实在是焚田而林,杀鸡取卵的做法!”
宴南絮看了一眼已经面色不善的宴津,一字一顿道:“况且,将土本就该守卫国土、守卫百姓,我们抵御外族是为了阻止他们对百姓们的烧杀抢掠,现在却让将土把百姓推到前方,踏着他们的血取得所谓的胜利,简直本末倒置!”
此话一出,朝堂上安静下来,宴津没有再说什么,站在一边眼神晦暗不明。
“那世子殿下,你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有个大臣受不了这压抑,主动打破寂静。
宴南絮行了一礼,语气缓和了些,道:“我军暂时不宜主动出击,先养精蓄锐。外族不善农耕,马上到了淡季粮草必然供应不上,他们运输粮草的主道路只有一条,途径一座山谷,若能炸毁那条山谷道路,他们的粮草必然告急,那时彼竭我盈,定能取胜。”
宴南絮这个方法确实也可行,只是不如宴津那个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