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燕伦将解释不清那些文书是谁签的,毕竟人都不在国都,这些文书上的字自然就是代签了。

代签四品以上官员的文书可是大罪!

燕伦不动声色地看了周侍郎一眼,倘若东窗事发,周侍郎无疑是会被放弃的棋子。

他虽然预想了最坏的情况,但其实并不慌乱,这件事上,纪家付出的成本是极高的,商人利字当头,他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又怎么可能不求高利润回报呢?

这纪渊此刻一定已经进城,说不定在赶来皇宫的路上,燕伦乐观地想。

然而周青回来复命时,却没有带来纪渊。

“陛下,客栈里没有纪翰林的入住记录。”

周侍郎抹了抹额上的冷汗。

这是个奇怪的事情,引得那些不知情的官员低声议论起来。

站在这里的臣子,有一半是从外州升调进国都的,官员入皇城到上朝觐见皇帝这中间的流程他们都亲身经历过,至少五年内,没有一个新入京的官员敢在第一次面圣的朝会上迟到,更不会在皇家客栈里查不到记录。

周青又说:“微臣特意去查了皇城近日的入城记录,也没有纪翰林的名字。”

这话就差直接挑明纪渊这个人根本不在国都里了!

司徒远敏锐地嗅出不对,他站出来奏说:“陛下,正三品翰林学士上任前要签署各类文书,倘若这位纪学士近日没有入京,那那些交接上任的文书,又是谁签的呢?”

燕伦睨了司徒远一眼:这老混账不说话没人当他是哑巴!

周侍郎腿一软,那纪沅玉信誓旦旦地跟他保证纪渊一定会准时入皇城面圣,他就这样草率的信了,从前那些富贵子弟来买官,哪一个不是做贼心虚从而战战兢兢地跟着官府的节奏走?通常在周侍郎答应会办此事后,那些人就会提前来到皇城打配合,提前一两个月的都有。

这种事他做得多了,很多细节都想当然地以为不会出错,没想到这回碰上个吊儿郎当的公子哥,连准时入京都做不到,简直要把他害死了!

皇帝看着自己导的戏演起来了,他也添油加醋道:“此次的官考选拔是礼部负责的,礼部有何解释?”

周侍郎魂都要吓丢了,他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