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嫣走的和颂宜一样又快又极,偌大的京城似乎瞬间空寂了许多。
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些恍惚,怅然若失。
我忍不住轻叹,世事真是奇妙。
这些本该困守京城的金枝玉叶,名门贵女,如今一个远嫁异邦,一个奔赴沙场。
反倒是我这个异地而来的商女,在京城扎下了根。
第14章
清净日子没过多久,甩不掉的麻烦又找了上来。
沈清辞不知是觉得和离后有了机会,还是真的鬼迷心窍,又几次三番跑来纠缠。
他总是一副情深意重的模样,惹得我烦不胜烦。
又不是他主动提出的和离,是陆嫣不要的他,他哪里来的脸面?
阿梨更是炸了,低吼一声就扑上去狠狠挠了一爪子。
几次三番下来,沈清辞身上添了好几道猫爪印,狼狈不堪。
后来听说,老夫人终于看不下去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强硬地为他纳了几房年轻貌美的妾室,又苦口婆心地劝他开枝散叶。
他起初还抗拒,但终究还是沉溺于这时代赋予男子的特权,迷失在了温柔乡里。
那个曾经说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沈清辞,还是成了最寻常的古代男子,姬妾成群,风流快活。
北戎安分了一段时间,又野心勃勃,卷土重来。
战事再起时,我的心不由悬了起来。
也不知颂宜在北戎的处境如何,她还好吗?
但我也知道,这是个机会。
一个将颂宜迎回大乾的机会。
我时刻关注着战场的消息。
每当捷报传来,说陆嫣如何神勇,陆家军如何势如破竹,我就忍不住拉着银丹她们小酌庆祝。
果然,把火药交给她是对的。
可惜战场瞬息万变。
北戎见正面交锋难以抵挡,竟使出阴招,军中有奸细烧了军营囤积的大部分粮草。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主战派力谏陛下火速调集粮草运往边疆。
主和派认为颂宜公主既已和亲,便可趁此机会休战,以和为贵。
在他们还在唇枪舌战的时候,我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召集了人马,带着粮草去支援前线。
我想起妈妈曾温柔地说过,商人爱财,取之有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更遑论商人?
她在地震时捐过钱款,在洪涝时送过物资。
她说,财富取之于社会,终要回馈于社会。
如今,我终于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分量。
日夜兼程,我带着浩浩荡荡的粮队赶到边关时,守军几乎喜极而泣。
最先认出我的是云织。
昔日那个对我横眉冷对的小丫鬟,如今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半点不见往日不满蛐蛐我的模样。
她带我去见陆嫣的路上,突然红着脸低声道:“江姑娘,对不起……”
说完,她便羞赧地将我往帐中一推,自己则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溜烟跑没影了。
营帐内,陆嫣正伏在沙盘前沉思。
她抬头见我,惊喜地一把抱住我,声音哽咽:“我没想到,最先送来救命粮草的不是朝廷的辎重,竟然是你。”
我细细打量着她。
她瘦了许多,脸颊染上风霜,一身银甲布满刀剑划痕与暗沉血迹,唯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
我忽然想起初见时那个满腔恨意的侯府主母。
原来凤凰涅槃,竟是这般模样。
我眉梢微扬,笑道:“朝中大人吵来吵去,两派扯皮不休,自然不及我当机立断。”
粮草危机解决,军中士气大涨,再无后顾之忧。
火药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巨响震天,陆嫣用兵如神,连下北戎数城,兵锋直指北戎王庭。
北戎终于彻底胆寒,再也无力支撑,仓惶递上了乞降的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