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走向世界(3 / 3)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4301 字 1个月前

人扬帆出海驶向欧洲,欧亚大陆之间的航道渐渐热闹起来,还有很多学子远渡重洋前往欧洲求学,欧亚大陆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成果很快就被来自东方的学者吸收,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东方推广开来。

然后欧洲人便目瞪口呆地发现很多成果他们都还没有接受,在古老的中国已经推广开来了,并且变成巨大的推力推动整个国家飞速发展。像几何、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等领域的成果是大明最关心的,偏偏此时欧洲还没有什么专利意识,被有着近乎无穷的求知欲望的中国学子迅速吸收,然后学生们在老师的成果上继续研究,自成一派,最终取得了让老师都为之惊叹的成就。

中国人并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擅长学习和改进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只是带了中国不到十年,中国就硬是靠着在那几年里学到的东西将一个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大国,八十年代美国带了中国十年,然后中国就成了发达国家粉碎机……意大利人并不知道这些,他们期待着与中国交流,赚取巨额的财富,同时从中国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两千年前他们就在期待着这一刻了,现在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可喜可贺,真是可喜可贺。

只是,不知道等他们领教了中国人的吸星大法之后,还会不会如此期待?

方应秋在意大利诸城邦流连忘返,不亦乐乎,另一拨人就没有这么好命了。在他与意大利共进晚餐的时候,满载着流放犯的船队抵达了澳大利亚,犯人在士兵们的怒吼中昏头昏脑的走出船舱,只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便绝望地哀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