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失宠(2 / 3)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4759 字 1个月前

仗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完的,还怕他们赶不上这一仗?崇祯觉得有道理,于是下旨,在十二月十九日在京城郊外检阅部队,举行祭旗仪式,又从内帑中拿出一大笔钱犒赏三军,誓师出征。

近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征途,一路旌旗蔽日,刀枪盈野,队列连绵数十里,极为壮观。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大为振奋,都说打从土木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么鼎盛的军容了。所到之处,各州县无不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这让北伐大军颇受勉励,崇祯更是自信满满:朕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还有亿万百姓全力支持,焉有不克复沈阳、痛歼建奴之理!

大军行进至山海军,吴襄率领一万四千人加入北伐大军,使得北伐大军声势越发的浩大。待抵达锦州后,祖大寿出城十里来迎,这位关宁军头号人物跪在冰冷的道路上,额头触地,全然没了破口之战时带领大军说走就走,完全没有把皇帝和兵部放在眼里,必须袁宗焕写信来劝才重新带领大军入关参战的桀骜不驯,他的态度异常的谦卑,说:“皇上不远千里,御架亲征,实乃国朝未曾有过之大事!皇上之雄才伟略,秦皇汉武也远不如也!有皇上亲自督战,三军用兵,攻破沈阳易如反掌,老臣预祝陛下大获全胜,生擒奴酋!”

如此谦卑的态度让崇祯极为满意,扶起祖大寿,说:“爱卿请起!朕不谙兵书,这沙场征战,还需要爱卿多多费心啊!”

祖大寿慨然说:“陛下有令,老臣岂敢不从?拼着这把老骨头不要,也是拿下沈阳,取奴酋洪泰项上人头,为陛下出一口恶气,也为死在建奴手里的辽东汉人和关宁将士报仇!”

关宁军将士齐声怒吼,声如雷震:“报仇!报仇!报仇!”

崇祯大为赞赏,击掌叫:“好!这才是朕的虎贲!有此决心和士气,何愁建奴不灭!”

关宁军高昂的士气计崇祯非常满意,下令大军在锦州一带暂驻扎下来,稍事休整,然后继续前进。不休整一下不行,天寒地冻的,这一路过来已经有很多民夫被冻死冻伤,就连军队都有不少士卒被冻掉了手指,大军已经相当疲惫了,再继续勉强前行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祖大寿年纪毕竟大了,就算他想参与此次战役,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委派祖大成率领一万精锐充当大军前锋,力求抢下此战的头功。这使得明军的兵力突破了十万大关,如果再算上民夫,三十万都打不住了。

这确实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完征。

稍事休整,恢复体力之后,崇祯便急不可耐的召集众将,制度作战计划。

首先发言的是卢象升,他的意见是先不要动,就在锦州这边驻扎,等天气转暖了再发动攻势,现在进攻沈阳对明军太不利了。他的意见得到了几支新军的支持,但是高起潜却对此颇为不屑,不无嘲弄的说:“肃毅侯,你的官越当越大,怎么胆子反而越来越小了?此番北伐,大明调集了三十万精兵,三倍于建奴,陛下更是不避风寒亲临辽东,众将士无不深受鼓舞,正宜趁热打铁,一举端了沈阳!如果大军在此停留,时间久了,士气必然低落,仗还怎么打?打仗,拼的就是士气!”

随军的王应熊说:“再者,锦州乃贫瘠之地,维持一两万人马驻扎已经异常吃力了,三十万大军人吃马嚼,都要从关内调运,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个天文数字,十天半个月还行,如此持续几个月,大明就算有一座金山都会被吃空吃垮!”

崇祯说:“王爱卿言之有理!”

祖大寿说:“依老臣的意思,此战最好能速战速决,洪泰称帝之后,还有一大堆麻烦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正忙得焦头烂额,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陛下竟然会冒着这如刀寒风亲率大军前来讨伐他,我军果断出击,定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如果在锦州久留,建奴反应过来了,这仗就难打了,搞不好打上一两年都分不出胜负!”

新军将领眉头大皱,都站了起来,齐声叫:“陛下万勿贪功冒进,还是谨慎些好!”

以关宁军为代表的旧军队将领呼啦一声全跳了起来,一跪到地,吼得震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