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2)

说完见解,他退后一步,恭敬看一眼坐在上首的李玹。

李玹仍一身玄袍,单手握着佛珠,指尖抵在额角,微微阖目。

察觉他久久不语,其他几名谋士和将领不由用余光偷觑一眼。

这时,李玹忽然睁开双目,平静如潭水的目光落在沙盘上。

众人忙收回视线,片刻,听他缓缓说出“宁城”两字,才抬头又看去,见他目光所望之处,正是沙盘上一座插着小旗的城池位于梁州府城西北方向的宁城,也是他们方才讨论的三座重要城池之一。

莫非……主上要攻打宁城?

.

“攻打宁城?”

秦州山区的一处农家宅院里,黑衣护卫听了李禅秀的话,惊讶道。

“不错。”李禅秀点头,指着地图继续道,“三座城池,看似互为犄角,易守难攻,实则宁城最好攻打。先前长安被乱军围困,波及到梁州,宁城曾一度被乱军拿下。当时的宁城守官慌乱之下,弃城而逃,不顾百姓死活。之后另两座城驰援,才重新夺回城池。

“而那守官颇有些人脉,事后谎称自己不是逃走,是去求援,如今竟堂而皇之回去,继续当宁城的守官。甚至他回去后,打着‘清理叛军’的名义,称乱军攻入城中后,有人毫无气节,向乱军投降,为乱军攻打长安提供支援,并以此为借口,捉拿了许多富户,实则是想将他们的钱财据为己有。如今城中恐怕正人心惶惶,民心渐失。”

李禅秀是梦中到西南后,听残余旧部们讲父亲事迹时,隐约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不过梦中朝廷没这么快集结大军对付他们,所以父亲他们攻打宁城要比现在晚很多,那时城中百姓已实在不堪忍受守官的欺压和剥削,在义军刚到城门外时,就杀了守官,开城门投降。

当然,这也与父亲当时带领的义军颇有好名声,城中百姓十分向往有关。

如今旧部刚起兵,名声虽然还没传开,但宁城外强中干、守官不得民心却是事实。

“真是个狗官!”宣平听完,忍不住气愤骂了一句,颇能感同身受。

李禅秀同意点头,接着又道:“此外,宁城附近道路、水系发达,之前乱军占据宁城时,一度把这里当作粮草转运处,在城中存了不少粮,先拿下宁城,也能为我军补足军需。”

宣平和周恺听了,都一一点头。

“但是,”李禅秀话锋一转,又凝重道,“裴椹必然也能看出这些,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大军虽然还要在长安停留一日,但必然已经派一支小队,快马行军,打算提前接管宁城。”

“所以我们必须得比他还快!事不宜迟,最好立刻就向宁城出发。”说到这,李禅秀神情一片严肃,目光坚定。

周恺和黑衣护卫听完,不由同意点头。宣平却一愣,好奇问:“你了解裴世子?”

李禅秀:“……”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