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3)

省委大院 王一鸣贝壳 3262 字 4个月前

上午十一点半,车队就进入了桂江市市区。桂江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高级酒店比着省城江城市,丝毫不逊色。这里的接待条件,在全国都是出名的。桂江市的主要领导,早就在市委市政府的接待酒店桂江大酒店为每位领导准备了房间,宴席也安排好了。等车队缓缓地开进院子里,市委书记况远征和市长池明华,带着一班子人,早等在那里迎接了。

王一鸣随着杨春风和刘放明,进入了宾馆的大厅。桂江市接待办的工作人员,跑前跑后的,忙着把各个领导、司机、秘书的房卡,交到各位领导的秘书、司机手上,大家各回各的房间,先休息一下,等十二点,统一下来吃饭。

王一鸣看了看,整个车队,估计有五六十人,要开五六十个房间。这家酒店估计几天前就接到了通知,集中精力,接待省委领导。所以,酒店的大堂,空空荡荡的,就没有什么散客。其实,这些人只是在这里休息一个中午,等到了机场,接上副总理,他们还得往龙江市赶。

贝壳()免费电子书下载

但地方上,为了确保省委领导的安全,是不惜血本的,估计提前一天,就把酒店的其他客人,通知退房了。所以,官员们下基层,有时候也不可避免的扰民。

省委领导们,都是套间。这是四星级的宾馆,在旅游旺季的十月一日前后,这样一个套间,可以卖一千多块,为了接待这些省委领导,可以想见,桂江市又做了不少牺牲。

王一鸣在房间里上了一趟卫生间,推开窗户,欣赏了一下酒店周围的风景。他看到,远处是湖光山色,桂江这个城市,非常有特点,山环水抱,城市在园林中,园林在城中。

这两年,市委书记况远征,从中央和地方,贷了上百亿的款,投入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整个省里,对他的做法,争议很大。有的认为,他好大喜功,想迅速出政绩,往上爬,不惜透支了桂江市今后十几年的财力。有的说,这样做很好,早就该这样做了,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城区几十年了,都是老样子,街道破破烂烂的,哪里有个旅游城市的样子。老百姓又不懂这些,反正谁能弄过来钱,把他们经常走的路修好,把湖水和淤积的河道清理干净,把整个城市整的干干净净的,漂漂亮亮的,他们就说你好,能干,至于政府借了多少债,要还多少年的贷款,这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反正钱再多,你们也舍不得给老百姓平均发下去。与其让当官的一年一年的败坏掉,还不如拿来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少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王一鸣倒觉得,况远征这样的干部,是值得肯定的,他不平庸,敢想敢干。比那些按部就班的庸官、混日子的干部,不敢担任何风险的官员,强得多。

所以,当中组部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向中组部推荐副省级后备干部人选时,在省委常委会上,当时讨论要不要报况远征的名字时,王一鸣发了言,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支持报况远征。

有几个省委常委,本来对况远征有看法,现在看王一鸣表态了,搞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况远征也是中央一个部委的下派干部,原来挂职做了桂江市的副市长,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被西江省留任了,以后先做市长,不几年就做了市委书记。当地的人,也认为,他北京有关系。

其他几个省委常委,看王一鸣这样极力推荐况远征,就没有再坚持反对。杨春风对况远征的做法,本来也是将信将疑,但在听了王一鸣的解释后,认为有道理,应该换一个角度看我们的干部,对那些敢于打破常规,政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提拔重用,于是就同意,报况远征。

现在,况远征已经是中组部圈定的副省级后备干部,说不定一两年之内,就能上副省级。

当然,对这个情况,况远征是知道的。现在的社会,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省委常委会上研究的事情,用不了一天,有关的当事人,就有自己的渠道,获得确切的消息。那些省委办公厅的副秘书长,组织部的副部长们,和能够参加省委常委会做记录的处级、副处级秘书们,往往靠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