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从南方来的修士口中听说,他们那边,称呼其他修士的用词是‘道友’。我觉得这个词来形容,还是相当贴切的。”
水馨并没有直接说拿来形容什么。
但和南方对这个词的滥用相比,君九韶都可以归类到“道友”的类别之中。
君纾却也不是省油的灯,惊讶过后,接得很快,“林姑娘大概不知道,在南方,口中称呼为‘道友’,却是能反手就杀人夺宝的。”
水馨怎么会不知道。只不过……
“万年前的妖魔战争时期,想来‘道友’不是这样的。”
这次水馨没等回答,继续说了下去,“道儒大战时期,圣儒收下七十一位入室弟子,其中女子约占三分之一,大家都是‘同窗’、‘同学’,大抵圣儒也想不到,不过是数百年后,三分之一的‘同窗’,就成了‘内助’。”
君纾的脸一下子涨红了。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都没说。
姚清源在原地停下了。
他对着身边的林诚思笑了下。
林诚思也是摇头。
他们两人当然都听过贵女贵妇之间的机锋。但那些贵女贵妇,早已经习惯了她们自己定下的条条框框。不管是怎么打机锋,都不会突破那些条条框框。
也所以她们一般会避开苏倾那一系列的女儒修。
撇开双方的三观不同聊不来之外,那一系列的女儒修们要是开撕,那绝对是引经据典,占据道德至高点。想嫁人的贵女们在不敢反驳圣儒经典的情况下,一般要吃哑巴亏。
如果“林冬连”是个女儒修,估摸着不会有那么毫无准备的往上撞。
谁能知道,“林冬连”说话和真正的女儒修一个调调呢?虽然她引经据典估计不行,但“以史为鉴”估计是长项。
君纾住口了。
但一个杨氏没有特意介绍过的少女也走了过来,对水馨道,“说得倒是轻巧,林姑娘可知道,道儒大战结束之后,那三分之一的女性弟子存活几何?”
听到这个问题,君纾看了这姑娘一眼,默默的退后了两步。
虽然站出来指出了“林冬连和君九韶关系匪浅”,却不过是说出了“林冬连”自己都没有掩饰的事实。
而且,君纾自己也知道自己不会和姚清源有什么后续。所以也不害怕在姚清源的“眼下”败坏形象。但凡事适可而止。败坏点形象没关系,犯蠢就是另一回事了。
“知道。”水馨并不意外地看了君纾一眼。
这姑娘有正气期的修为,而且并不很虚浮。应该也是察觉到了姚清源并没有怎么掩饰的气息吧。
“所以‘同学’变成‘内助’的原因,是因为‘怕死’么?”
那冒出来的姑娘脸色一变,正想说什么,水馨却点头道,“不过,如果是这样的原因……嗯,责任其实在道儒大战留存下来的儒修们身上吧。有些人吓破了胆,然后又将这样的情绪传递给了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