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1)

吴添对这个效率相当满意,上次他弄的那台呼机因为没讯号,都还没用过。

大会镇要是搞上发射台,那就能正式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吴添主持召开上任第一次党委会议。

既然是第一次,自然是少不谦虚礼貌一番来个短暂讲话。

客套之后,开始会议内容。

第一个是讨论凤凰小学的校舍问题,这个也是老问题。每年,凤凰小学都会来这么一个申请,然每年都申请不到钱,成为怪现象。

凤凰小学位于大会镇最边远的大山里,老师有三人,学生却有百多人。每个老师都是身兼数职,没办法,因为条件不好,根本没老师愿意去。那几间破旧的老瓦房,白天漏雨晚上漏风,全靠柴垛在外面顶着。凤凰小学是间老小学,据说抗日时期,八路军还曾经征召它作为临时医护室,学校不远的小林还埋了好些英

勇牺牲的烈士。因为周畔全是深山险峰地形,办学困难,附近数条村子一直合用这个小学。

对于这个申请,吴添是支持通过的。

但是其它几人却是一边倒地不认同,副镇长王英道:“凤凰小学是个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那里小孩子确实艰苦,但是我们分配给教育项目的财政支出,年年都超标。它建新校舍至少也要六、七万,财政上拿不出这笔钱。”

第93-94回:党委会第一战

主管教育的杨理苦着脸,道:“人家都申请好几年,次次都以这个理由不批准,这怎么好交代。镇每年拨给教育项目的常用财政就那点儿,除非其它地方都不用钱,才能全填这窟窿,否则凭那点钱根本不够。要建新校舍,应该从镇财政拨出专用款项.把它放在教育常用款项,这本身就是不对。”由于关乎到切身利益,杨理据理力争。

副镇长王英道:“镇财政的困难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年各个部门为多争一分几角拨款打个头破血流,怎么可能还有这么一大笔专用资金。不瞒你说,现在才一月份,但是财政收入已经预支到三月份了。”

吴添听着他们唇枪舌剑,感觉头也大了。

此刻他犹才知道,当官也不是这么好当。本来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真的到决策,竟然发现里面这么绕绕弯弯。校舍不能住人,自然要新建,这合情合理。但那边却是财政紧张,凑不出钱,同样也是道理。

邓汉庭也插话道:“往年这个问题,都是往上推,将它推向县里,申请县财政。”

他话未说完,杨理就急了道:“县里要是能拨就早拨了……都申请好几年。我们能等得起,那些孩子等得起么。那房子已经危得不能再危,不能再住人,万一要是下大雨刮大风什么的,出事了,到时谁负责任?”

办公室一阵静默,这要承担责任的事,谁要接话荘,谁就相等于揽下责任。

看着陷入苦局,吴添干咳一声,道:“此事我看要两手抓,一是申请县财政拨款;二是在这里纸上谈兵无助了解问题,我们周末亲自去视察一下问题,如果确实严重到刻不容缓地步,那们即使再咬牙再苦也要挤点钱出来,先把学校弄好。或者到时弄个全镇捐款,全镇干部、事业单位都捐一些,凑一凑。”

诸人俱点头,表示认同。

杨理感激道:“我认同吴书记的意见。”

仅接着讨论的是镇小学更改校门位址及建图书楼的事,吴添本来以为经过前面的讨论,因为财政困难,此申请应该毫无疑问会被拒绝。

没想到诸人的态度却和之前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