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3 / 4)

法上类似于威廉姆·布莱克的宗教感情。斯宾塞19081912年就读于斯列得学校,并获得奖学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马其顿地区服役,开始是在皇家陆军医团工作,1918年被任命为战地官方艺术家。他以后经常回忆起这段经历。十年后他在汉普尔伯克郡的伯克莱尔万灵礼拜堂所作的一系列装饰壁画也受到了这段经历的影响。这座建筑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士而建造的。19221923年,他先设计了一套系列画,其中最突出的是祭坛画《士兵们的复活》(19271932),是用油画完成的。这中间一幅巨制《复活》画的是死去的战士,他们构成了宽广无垠的场面,他们与坟地里东倒西歪、参差不齐的十字架林混成一片战争废墟。在这组壁画中,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去表现伟大胜利的结局,而是怀着深切的人类同情心去表现普通士兵的命运。斯宾塞对他的《防空壕》曾作出这样的评价:“这是怎样的一个早晨啊,当我们出发去我们的防空壕时,突然发现一切都是如此地安宁,战争不再存在。”1927年,这些作品展出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再度成为战地官方艺术家,在哥拉斯哥港,他受命绘制一系列巨大尺寸的绘画《船坞》,这是纪念战争的作品,描写英雄们在战争中共同协作捕获战俘的场面。1945年后他又回到“复活”的主题,作了一系列巨幅宗教画。在1930年他曾画了一些意味深长的、变形的和有**内容的作品,如《托儿所》。1935年他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后由于两幅想象力过于大胆的作品引起争论而辞职。1937年他与第一个妻子海顿·卡琳离婚,与佩特·普莉斯结婚。但海顿·卡琳继续被他画进巨幅作品中,甚至在她死后仍写信给她。而他的一些裸体画则是关于佩特·普莉斯的,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性质,它不仅仅只是描写性的紧张,也体现了他关于人类爱情的圣洁信念。他的广为人知的作品有《裸体模特儿的腿》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他被看作英国传统意义上的风景画家。1950年又再度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959年被封为爵士。在他的出生地库克海姆设立了斯宾塞画廊。(徐虹)

skbshge

迪克斯

迪克斯(Otto Dix, 18911969)

德国画家。生于格拉的温特豪斯。19051909年在格拉学习风景和装饰绘画。19091914年在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9141918年服兵役。他是德累斯顿分离派的创始人之一。19191922年在德累斯顿艺术学院学习。19221926年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19271933年在德累斯顿艺术学院担任教授。1931年成为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1933年起续聘为德累斯顿艺术学院教授。由于第三帝国禁止举办展览会,他于1936年迁居康斯坦茨湖畔。19451946年曾当兵被俘。1950年任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1955一1956年先后成为柏林艺术学院院士和德国艺术学院通讯院士。

迪克斯的名字,在德国通常地被许多艺术史家列入表现主义的行列,也有人认为他属于新客观主义派,或称他为“新即物派”、“超级现实主义”。他像格罗斯一样,受到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影响。在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上都很有造诣,作品甚多。主要油画作品有《梦》(1914)、《安格雷斯一希弗伦战壕》(1923)。主要水彩画有《凡尔赛街道》;水粉画有《S士官》、《爆石坑》(1917)等。主要版画作品有《街道》(1920)、《在萨帕(洛雷托高原)的饭食》(1924)等。作为表现主义的迪克斯,较多地运用了假设性的想象去反映当前的问题,其焦点集中在人的生存问题上。迪克斯经常采用一种超级现实主义的、看来毫不容情的表现方式来传达他的艺术观点。虽然,他的作品在寓意上已经过时,不少作品也还是用旧有的手法完成的。“超级现实主义”一词,其内涵和外延没有精确的界定,通常是一种倾向性的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