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3)

白、灰三块颜色,然后用两条垂直的棕色细线分开;《十字路的站:第十二站》(1965)强调了占主体的大色域被垂直的亮带所撕裂的感觉。1966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了他的组画《十四耶稣受难像》。其为数很少的雕塑作品常常是几个高高直立的金属板或金属杆。(齐子春)

skbshge

多明吉斯

多明吉斯(Oscar Dominguez, 19061958)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20年代起自学绘画。1934年定居巴黎,在那里结识了布列东,并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早期作品受达利影响。1935年起采用自动绘画,如《乔治·休格尼的旅行》,这是一幅由物体、油漆木板带人造玩具组成的作品。他以发明这一类自动绘画和转移印画术而受到赞誉。后者即把墨水或水彩颜料在压力下转移到另一张纸上,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技法给超现实主义画家以很大启发。他的部分自动绘画作品被刊登在超现实主义刊物上。他长于对日常事物作异想天开、错综离奇的组合,从而产生荒谬的场景。他自杀前一年完成的《小丑》即是典型的这样一件作品。(施选青)

skbshge

戴维·史密斯

戴维·史密斯(David Smith, 19061965)

美国雕塑家。出生于印第安那州的迪凯特。1924年在俄亥俄州的雅典大学学习艺术。1926至1930年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绘画。1933年,他看到毕加索和冈萨雷斯的焊钢雕塑照片,兴趣从绘画转向了雕塑,开始制作构成雕塑。1938年在纽约首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停止了雕塑创作,到一家军工厂当电焊工,直至40年代末。之后他参加了许多艺术展览,并于1957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6年在伦敦塔特画廊、1968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个人艺术创作回顾展。在30至40年代,作品受毕加索和冈萨雷斯雕塑的影响,在1940年展出的一组十五件浮雕系列《耻辱的勋章》(19371940)中,引用了毕加索的绘画元素和《格尔尼卡》等作品,抨击了现实社会中的虚伪和不公正。不锈钢作品《皇家之鸟》(1948)以构成主义的表现手法制作了一只大食肉鸟的骷髅,以隐喻侵略成性的邪恶者。他不断地以瘦削、干枯的人物结构来抨击暴力及贪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风格转向敞开式的线条结构,常常有一个中心,金属线在空间中像树枝般扭曲伸向四周,多为二度平面构成,如钢制作品《星星笼子》(1950)。50至60年代,制作了一系列风格大相径庭的作品,有线条型的透空雕塑,有巨石型的人物造型。有时还用捡来的的农业机器零件等废旧物品制作,如《哨兵》(1957)、《坦克图腾》等。晚期由大块的、打磨的或有纹理的不锈钢组成的系列作品《立体》(19631964),具有宏大的建筑式结构,基本上都由他自己亲手制作。他认为这些作品表达出机器静止时的深沉静默,其魅力要胜于欧洲古城或博物馆中的遗迹。他逝世前的最后一批作品《门》的系列,是把开放式和三度空间的体积结合起来的极为抽象的作品,这些作品对随后发展的初级结构或极少主义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朱国荣)

skbshge

波利亚柯夫

波利亚柯夫(СергейЛоляков, 19061969)

法国画家。出生于俄国莫斯科。早年在莫斯科学习音乐。19191923年伴随姑妈旅行东欧、中欧地区。19231952年在法国居留期间主要靠在饭店和剧院演奏吉他为生,并在巴黎一些私立的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351937年曾去英国,就读于斯列得美术学校。回巴黎后认识了康定斯基和德劳内,此后尝试抽象绘画。1937年曾举行个展,以后每年举办展览直到1945年。1946年后参加现实新闻沙龙、五月沙龙。1947年在丹尼斯·莱纳画廊举办个展,以后又去巴黎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