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抽象与移情》

《抽象与移情》(Abstraction and Empathy)

德国艺术理论家威廉·沃林格尔著。1908年在慕尼黑出版。此书是作者对本世纪最初时期现代绘画运动的论述。艺术的抽象倾向作为一个循环的历史现象的观点,第一次由作者提了出来。它与康定斯基的《精神谐调的艺术》在当时被称为是“现代运动中两个决定性的文件”。此书于1906年写成,起先在少数人中间传阅;正式出版后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至1951年共印行了十一版。以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吕宋)

skbshge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

现代艺术流派。1908年至1914年间出现于法国。在20世纪初萌芽的诸多现代艺术运动中,立体主义是对20世纪艺术发展产生导向作用的关键的派别。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亚威农的少女们》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这个名词,是当年调侃勃拉克在1908年至1909年所作的一批几何式风景画时产生的。19081912年流行的被称为分析的立体主义植根于塞尚艺术中的构成法,但却不像塞尚那么专注于主题意念。画家们期望打破传统的绘画手法,不再局限于单一时间及视点,他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凝聚于同一平面上,得到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早期立体主义在破碎而又剔透的结构中尚有明确的主题意念。稍后的被称之为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分析特定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表现一个意念,因而画面不再是个透视物象的窗子,而是组合现象的场所。立体主义画家常把日常唾手可得的东西,如照片、报纸、火柴盒或现成的复制品等,用在绘画和拼贴作品中。毕加索被尊为居于主导地位和富于独创精神的人物。勃拉克的发展立体主义的某些主张,对于立体主义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只是其重要性是后来才逐步被认识到的。格莱兹和梅占琪在1912年出版的《论立体主义》一书,是他们为该运动提供的第一批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几乎所有后来艺术,包括本世纪的建筑和装饰艺术,都受到这个艺术流派的影响。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勃拉克、莱歇、格里斯等。(张雅春)

skbshge

八人画派

八人画派(Eight, The)

垃圾箱画派(Ashcan School)的一部分。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画家集团,它由来自费城的罗伯特·亨利、威廉·格莱肯斯、乔治·卢克斯、埃弗雷德·希恩、约翰·斯隆和纽约的欧内斯特·劳森、B·戴维斯、普伦德加斯特共八位画家组成。

1907年,由于卢克斯的一幅画遭美术学院评审团的拒绝,而使当时抗议官方学院主张的呼声变得更为强烈,八位画家于1908年在纽约麦克贝思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展览,以表示他们深信艺术家应有权力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主题的信念。

八人画展的作品,由于较多从贫民窟或普通社会生活中选择题材,纪录纽约社会的某些侧面因而遭到责难。它的实际意义在于追求艺术家独立自由的艺术选择。而在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上,八位画家并不是一致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受到法国印象主义艺术的影响,而斯隆、希恩、卢克斯与格莱肯斯都曾是报刊的插图漫画家。在展览之后,分别继续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但都是垃圾箱画派的成员。

八人画展由于影响了一批艺术家与学生汇入独立画派,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美国绘画的新思想,在美国现代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选青)

skbshge

291美术馆

291美术馆(291 Gallery)

美国第五大街291号的一个美术馆。该馆展出过美国摄影艺术家阿尔弗雷德·施谛格利茨、施泰肯的一系列摄影作品,又举行过现代欧洲绘画和雕塑展览、非洲原始艺术展等。由此该馆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