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入意大利瑞士风景
飞入意大利瑞士风景(Flight into Italy-Swiss Landscape)
英国画家霍克尼作于1962年。这是使霍克尼初次受到画坛瞩目的一幅作品,他的画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使他在艺术上超越了他的同道,并在国际上赢得声誉。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人物中选取题材,运用纯绘画的语言来传达生活情趣,是霍克尼的创作特点。作品中精心设计的画面与视觉节奏效果,朴拙的环境造型,轻快、揶揄而富于暗示性的气氛,使画面显得优美而充满智趣,从中也可看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和想象力。从霍克尼的画中也能看到立体主义风格对他的影响,他自己也认为:“立体主义的根本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而不是抽象的东西。”霍克尼的作品很受一般观众欢迎。(徐虹)
skbshge
为耶稣受难所作的三幅习作
为耶稣受难所作的三幅习作(Three Studies for a Cracixion)
英国画家培根作于1962年。画板油画。198.1× 144.8厘米。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藏。这是培根4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反复表现的绘画主题和形式。画中以畸形、变态和丑怪的形象,反映他心目中的世界及人类面临的悲剧性前景。像以前的《教皇系列》作品一样,人和物体被置放在一个大的空间里,其中有扭曲的人形、血腥的剖开的牛肉以及同样畸形、搁置在床上的裸体。墙是歪斜的,被遮住的窗户使室内显得阴森,人物看起来像是破碎的、带血的尸体,如同集中营里的牺牲者。作者以这种封闭的空间来表现一种难以描述的孤寂、痉挛、恐怖、扭曲的感觉。培根说他虽然很想画微笑,结果画出来的却是尖声叫喊。作品深层的蕴含,常常给人产生一种经历痛苦和恐怖的体验。(徐虹)
skbshge
红钻石死字
美国画家印第安纳作于1962年。布面油画。215.9×215.9厘米。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藏。这是作者一系列《死》字作品中的一幅作品。印第安纳被字的形象所吸引,于是便用霓虹灯广告上那些闪光的单字构成他的“画面”。他在一个对角放置的矩形上(象征钻石形状)涂以圆形底色,上面写出三个鲜明的字母DIE(死)。作品由两种互相冲突的色彩组成,外形有几何特征,形状精确,轮廓鲜明,鲜艳的色彩具有装饰性,也隐约地显示光效应艺术的效果。这种形式与色场艺术有一定的联系。印第安纳的作品具有社会批评的性质;也是对各种无情灾难的控诉。(徐虹)
skbshge
因暴力Ⅰ致死
因暴力Ⅰ致死(Death by ViolenceⅠ)
意大利雕塑家曼祖作于1962年。青铜浅浮雕像。101×71.8厘米。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藏。浮雕上有两个人物,右边一个男子的尸体,被脚朝天头朝地倒吊着,除穿一件上衣外,全身裸露,表现的是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游击队员。左边的一个女子看着眼前的景象悲哀不已,这女子可以理解为游击队员的亲属,也可以象征为人民。雕塑家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了变化丰富的人体,然后在光滑的金属表面刻出有力的凹线,通过尖锐的线条和柔和的肌肤起伏形成的强烈的对比,衬托出杀戮者的残暴和受难者的忍耐的不同个性,渲染了悲剧的气氛。这件作品后来被修改为基督受难,作为《死亡之门》中的一幅,镶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第五扇铜门上。(朱国荣)
skbshge
虚假的美德
虚假的美德(False Sense of Beauty)
法国画家杜布菲作于1963年。布面油画。95.9×129.2厘米。纽约塞登堡美术馆藏。杜布菲经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反复画一个或几个有关的主题。《虚假的美德》是他60年代前期创作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是一幅以白、蓝、红色为主调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