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9 / 20)

太平记 孔璋 44654 字 1个月前

长达百丈的火蛇在中一闪,跟着便会立刻出现巨大的轰鸣,并掀起飓风,将厚重如山的云层吹到飘乎不定。

“风、火、雷、电……”

感叹着,东山表示着,佛道两家,各有无数向天地借力的法术,他自己也正是天下有数的雷术高手,若只从招式名称来看,端得都是些天惊地动的强招。

“但,说到底……天地之力,岂是我们所可想象?那些夸说自己能请动九天霹雳的家伙们,又有几个明白,能以人力运用的,只是天地之力自然损耗九成九以上之后的一点余烬?”

对之完全理解,刚才,与东山共同飞天的过程中,适逢雷电交加,蹈海对此天威,不由见猎心喜,将力量谷至十成,破云试刀。

“如果,那些御天监的家伙真能驾驭这种天地之力……不,那怕是能够驾驭两成,甚至是一成,他们就可以很轻松的把我杀掉。”

衣衫尽破,头脸被灼至黝黑一片,曾只凭一口真气便将无尽雷法尽御体外的蹈海,在第一招上便被轰至防御尽溃,若非退身得快,甚至可能受上重伤。

“这样的力量,若能为人所用……嘿。”

苦笑一声,蹈海问东山,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

“是……为了锻炼自己吗?”

当东山相邀的时候,蹈海只感意外:盖身怀十级力量的强者,皆可飞天遁地,但不过离地十数丈而已,再要向上,便需运力,而越向上行,便越是辛苦。似这般飞升至万里高空的消耗,实不下于与同级对手打一场硬仗,在蹈海的认知中,东山深沉多智,并非会为了“看风景”而这样付出的人。

“很久以前,有两个朋友……”

突然换了话题,东山目注明月,神态如喜似悲,竟然讲起了故事。

“一个是蜗牛慢慢,一个是乌龟吞吞,他们住在葡萄架下,有水喝,有果子吃,日子过得很轻松。”

“有一天,吞吞对慢慢说,听说太山上面的风景非常好,我们去看一看吧。”

“慢慢不同意,因为太山太远了,他们又走得太慢了,路上还会有很多风险。但吞吞坚持想去,某一天,他背上包袱,出发了。”

皱着眉,蹈海完全不明白东山突然讲起这个显然是给小孩子听的故事有何用意。

太山……会和“九幽明真法”的来历有关吗?

东山的得意技“九幽明真法”乃其集诸家魂法精要自创,全称“东天太一圣山府君亲传九幽明真法”,究其源头,正是请临总领九幽的太山府君赐力,至于东山在创制过程中有何际遇,倒是从来向其它不死者说过。

“吞吞走了之后,只剩下慢慢一个人,他自己呆在葡萄架下,每天晒晒太阳,吃吃东西,日子过得很好,有时侯,他会想起吞吞,走了这么久,到那里了呢?”

“三年之后,他终于收到了小鸟捎来的信,吞吞终于爬上了太山,很辛苦,但是……”

只手扶额,东山居然面现倦容,依稀若病。

“……站在太山之上,风景,实在好极了。”

“那么,慢慢后悔了?因为自己的没有前往?”

“对。”

苦笑着,东山道:“这实在是傻极了的故事,却也是我记忆中最清楚的故事……”

“……这,是家母最喜欢给我讲的故事。”

慢慢抿着已冷透了的茶水,东山低声道:“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我而立之后,家业初就,却仍然要执意远访太山,会不会,就和那故事有关呢?”

三十一岁的时候,东山已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和刚刚被提拔到一个很有实权的位置上,春风得意的他,决定以一次远行来庆祝这“双喜临门”。也正是在那一次远游当中,他接触到了太平道的人,并被其教义打动,遂弃家入道,后十七年,他更发现到自己‘不死者’的身份,及找到“石碣”,遂开始了他寻访其它不死者的旅程。

“今年,我已八十有九,投身太平道已五十七年,发现自己是不死者也已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