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同元士”七叶(下)(2 / 3)

太平记 孔璋 4763 字 1个月前

,时日渐长后,便连帝大中,也渐渐觉得这人投机倒也罢了,偏生因他坏了自己崇道的心意,着实可恶。一时间,人人都以为七叶被诎退远流,只在早晚,故交好友,皆是星散。

眼看大势将去,却不知七叶如何走通了深宫近臣的门路,据传说,有进言道:“七叶诚小人也,虽诛亦不为过。然,此陛下明赐富贵者,曾未旋踵,岂可视其去之?”

又道:“陛下方嘉之,而人皆攻之,此欲攻七叶乎?欲攻陛下乎?陛下独全之,方使人知陛下心意。”

又道:“吾岂怜一七叶?吾恐陛下向道之心,因此难全。”

传闻中的进言,并没有得到证实,甚至,连进言人究竟是谁,都有多个版本。大家都知道的是,很快,战战兢兢的七叶再次奉诏面圣,并因“答对称旨”,被当场赐以道门最顶尖的待遇“同元士”,复加多般赏赐。

……偌大风浪,就此化于无形。

不过,他这样在神霄派中挣扎下去,终是不易哪。

张元空本就不善应对,如今稍一分心,更加冷场,猛可里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已是失礼。正想找话搭讪时,却见七叶已先笑道:“大真人深夜来此着实辛苦。”忙答礼时,忽地灵机一闪,明白过来。

是了……他是为着这不死树来的!

张元和的种种分析,自张元空脑中急速流过,令他恍然,却也令他感到厌恶与疲倦,再看着对面七叶那客气而职业的笑容,突然之间,张元空竟觉冲动难以自抑,拱着手,笑道:“岂敢,怎比得上贵派,为了龙体康健,殚精竭虑,才是辛苦。”

“……你们,果然知道了!”

一句话说出,张元空其实立时便已后悔,但见到七叶这般如见了鬼样的惊慌,甚至还向后退了一步,顿时又觉几分快意。同时,也对张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暗暗佩服。

但,这样的话,我和元津否定掉他的意见……

七叶反应也是极快,稍一慌张,便已镇定下来,站定脚步,笑道:“既然如此,明人不说暗话……大真人,如今这般局势,以我一派之力,未必维护得宝树周全,此乃王事,龙虎、神霄,同出道门一脉,何不戮力同心?”

张元空却不愿再攀谈下去,肃容拱手,道:“方才不过戏言。”便请七叶“自便”,自己要先“出城”。

~~~~~~~~~~~~~~~~~~~~~

“然后,我转了一个圈,回去,伏在道左,刚好看见有人离开。”

“唔,果然这样。”

张元空离开武荣,回到林家堡内住处,已是凌晨时分,天色将明。几乎在他推门进来的同时,张元和张元津便都披着衣服迎了出来,随后,便是围着桌子坐下,由张元空来介绍这一天经历:他讲的本就不快,张元和又听的极是仔细,不时打断发问。待他全部说完时候,已是日上三竿时分。

对于七叶是约了人在不死树处接头的事情,三人都不觉意外,倒是他与张元空交谈的那几句话,张元和极为重视,反复询问,一字字的落在纸上,仔细推敲。张元空素知他是这个脾气,一次次的重复,也不着急。

“……有问题。”

终于全部问完,张元和又闭眼想了好一会儿,才这样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应该是七叶。”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张元和认为,七叶,都不会是最合适的人。

“他不是七人中最强的,他不是七人中最熟悉武荣地理人情的,他更不是七人中和李纳挐最贴心的。”

到底神霄派是在和武荣城内的什么人勾连,张元和倒并不关心,在他看来,现在城里城外,少说也有几百条渠道在同时运作,里外牵连,就算发现了和七叶见面的是谁,也很大可能只是某个想找条后路的夷商。

“倒是七叶这个人选本身……这不对,非常不对。”

神霄七子当中,李纳挐是毫无疑问的主心骨,也毫无疑问得罪景教一干人等极深,但即使如此,其它人也远比七叶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