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飞扬跋扈为谁雄 山登绝顶-我为峰(7 / 15)

太平记 孔璋 36040 字 1个月前

追逐之中,他们离开战场已有数十里了,能够一直跟到这里的,加上他,一共有三十一人。

三十一名百战之余,如铁似钢的战士。

三十一双眼睛,一起盯着那车子,专注的目光,几乎要将那车子给烧起来了。

轻轻的吁出一口气,他笑道:"赵公,请出来一见如何。"

车子静静的停在那里,没有任何回应。

他的笑意更浓,道:"既然赵公不肯赏面,我就只好得罪了。"喝道:"来人,请赵公下车!"

三名骑士应声而出,自他身后驰向马车。

拦在马车前面的十二名骑士动也不动,他们明白,元帅的命令不是对他们而来。

他们的任务,就是拦住马车的去路。

东边有一片树林,西面不远处,横着一条半干的河道。

耶律休哥和十八铁骑守在北边,马车要想逃走,就只有从他们的身上压过去。

连地形也在帮忙,天意兴辽啊!

三名骑士驱马行近马车,面上都带着笑意。

他们无不身经百战,没一个是粗心大意又或轻敌玩战之人,可此刻,他们却实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那马车并不大,方才狂奔之中,围幕扬起,车中只有一个黄衣人,早看的再清楚不过。

那车夫似已吓呆了,抱着头,滚在车下,一动也不敢动。

为首一人掀起车帘,笑道:"陛下,请下车吧!"

他在陛下二字上咬音极重,讽刺挖苦之意,暴露无遗。

众人都大笑起来。

他却是最早止住笑意的,怒喝道:"阿鲁斯,你怎么了!?"

另两人至此方才惊觉,阿鲁斯的手,将车帘掀到一半后,竟就停在了那里,始终没有将之完全掀起。

惊呼声中,他们拔刀,退后。

他们的反应很快,可是,却不如刀光快。

悠悠闲闲的一道刀光,乍一看上去,好象也并不怎么快。

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他们忽然觉得不对,为什么,为什么会突然看到彩虹呢?

当他们明白过来,这彩虹是以他们的鲜血映成时,他们已倒了下去。

东方旭日初上,华光隐现。

无论仗打的多大,人死了多少,它总是不为所动,来去自若的。

哗然声中,众人纷纷提枪挥刀,指向马车。

一路追杀至此,众人箭矢都已用尽。

阿鲁斯的身子并未倒下,掀到一半的车帘也未落回去。

车中那人。此刻已是看的明明白白。

那是约五十来岁的一个男子,长的说不出的优雅好看,不知怎地,偏又令人生不出轻视侮弄之心。

他右手握着一把长剑,剑鞘上布满古朴花纹,左手正在剑鞘上轻轻拂弄,点按挑拨。动作轻柔,满面忧伤之色。

车前弃着一把刀,却是阿鲁斯的,刀上血迹犹在。

耶律休哥紧盯住那人,一字字道:"赵--匡--义?!"语声竟有些凄厉。

那人轻叹一声,悠悠道:"今日之战,若论兵,大宋已是输了,但要论武,却还未知结果如何。"

"久闻耶律元帅是辽人第一高手,可愿与朕一战?"

朕!

宋人有千千万万,可有资格说这个字的,却只有一个!

果然是他!

大宋皇帝,赵--匡--义!

众人都看向耶律休哥,意思再明白不过:他便再强,也只是一人,又逃了一夜,一拥而上,怎么也砍死了他。

耶律休哥沉吟片刻,将掌中大刀缓缓挥起,道:"若是平时,休哥必尽力奉陪,但此时此地,休哥身负十余万大军之任,不能以身涉险,请赵公见谅。"

赵匡义微微一笑,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也不知他怎么动作,竟已如一缕轻烟般自车中飘出,立在马头之上。

耶律休哥亲卫所用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