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3 / 3)

,一场风寒,久久未愈,这两日还犯了眼疾。”

“眼疾?”

“是,阁老以前在战场上伤过眼,落下一些旧疾,但当时恢复的很好,这些年一直没有犯过,这回也不知怎么回事。”

卫瑾瑜心骤然一沉。

因他记得,上一世,顾凌洲就是突发眼疾,最后严重到无法视物,才不得不提前致仕,回江左养病。

卫瑾瑜沉吟须臾,问:“师父近来服用的汤药,都是何人所开?”

“是顾氏自己的府医。”

“除了府医所开汤药,师父可服用过其他药物?”

“没有。”

卫瑾瑜若有所思,最终道:“能不能再劳烦阿翁一件事。”

“公子请讲。”

“我想看一看药方,还有,师父最近常接触的物品。”

顾忠何等敏锐,当即面色凝重拧起眉:“公子是怀疑……”

卫瑾瑜道:“只是以防万一,想看看。”

顾忠答应下来。

卫瑾瑜又道:“我来府里的事,还望阿翁替我保密,别让师父知道。”

顾忠点头。

忍不住叹道:“公子这又是何苦。”

卫瑾瑜平常一笑:“师父于我有庇护之恩,我只是想尽可能多为他做一些事。”

顾忠隐约觉得这话有些奇怪。

但因为挂念着顾凌洲病情,便没有多想。

之后几日,卫瑾瑜除了亲自盯着煎药,其他时间几乎都待在顾府藏书阁里看书。

随着谢琅在西京公然举起反旗,大渊各处又接连爆发了几波流民起义造反事件,一片动荡不安中,上京城迎来了继皇帝万寿之后的第二桩大事,明睿长公主忌辰。

这位长公主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姿,创立凤阁,重用寒门弟子,担任监国长公主期间,支持当时的寒门宰相陆允安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改革,曾让整个大渊气象一新,在百姓间声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