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酒,不胜酒力的他正巧也要跟即将离开荆州的张炳乾交代几句,因此几人便弃了马,来到江边吹吹风、散散步。
“是,大帅,炳乾省得!”
张炳乾道。
李汉摸了摸头上的雾水,呼出一口冷气,笑道:“你心中不要有情绪就好了,我本要调正夫来任鄂西镇守使。不过,考虑到北部可能会有战事发生,最后,我才选中了性格稳重的你就任鄂西镇守使……你只管去做,要注意安抚恩施地区的本地土司,都是我炎黄子孙,虽不同族却也同源,如无必要莫要轻易挑起争端来。但是,你也要记住,他代表的是军政府,行使的是军政府的威严,若是有人肆意挑衅或勾结外人寻事,不要怕事只管镇压便是!”
清廷的民族政策基本上承袭的是元朝那一套,拉拢少数民族,给与其次于满族之权力,对于其与汉民之间的争端,一向都是偏袒少数民族,一力打压漱口百倍与他的汉族。正是因为这种政策,导致知道新中国建立之前,各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汉人很难管理,寻机闹事的势力不在少数,才有了他这一番话。
张炳乾敬了一礼:“请大帅放心,炳乾省得如何去做!”
“好好去做……给你一个任务,给我彻查鄂西所有身上不干净的土司、乡绅,尤其是那些民怨比较大的……等稳定了鄂西的初步管理之后,少不了要刺刀见血才能稳定管理!”
“是……”
几人又走了一阵,见江风逐渐打了起来,便打道回府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64章 解决
潞王走后,王福却失去了外出的兴趣,若是潞王知道自己去皇宫的骚扰反倒让皇帝不出宫的话,不知会有什么感想。
大明宗室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二百多年时间,大明宗室就膨胀到数十万人,虽然如今减少到十余万,大明的财政也好转,负担起来没有问题,只是若再过百年,虽然不至于象最初那么夸张,只是增加十倍,二十倍还是有可能,那就是数百万之数,又会成为大明朝廷的一个沉重负担。
为止,王福才下旨给宗室松绑,允许宗室自由从事各种营生,并废除新增宗室的禄米,这样做就是要将供养宗室的人口限定在现在这个范围,不能无限制的增加下去。
对于这一点,无论如何王福也不会让步,不过,为了减少宗室的怨恨,或许可以再给他们一些甜头,给现在的宗室增加俸银或许是一个办法,宁愿现在朝廷对宗室的支出多一点,形成一个定额,也不能让朝廷对宗室的支出每代增加下去。
想通这点后,王福脸上才重新浮现笑意,对身边的内侍道:“拟旨。”
“是。”田成连忙展开一张空白的圣旨,拿起毛笔凝视着皇帝。
“朕御宇天下六年来,于宗室一向优待宽容,深知宗室生活艰难,不惜改变祖宗法度,允许宗室自谋出路,此皆为宗室所想,然有宗室不思国家艰难,耿耿于朕废除新增宗室禄米之举,需知大明立国以来,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如今已是大明初期百倍,千倍,若不限制,国家何以养之?朕非无情之人,实仍国家无力养之,为偿宗室之失,朕决意在现有禄银上加五成,此为定例,自此国家每年供养宗室人口人数不变,俸银亦不变。”
这道旨意一下,聚集在宫外的宗室只是议论了几句就马上散去了,皇帝的旨意很简单,国家每年给宗室的俸银为定额,否则国家负担不起,如果人多了,每人所领必然要少,俸银增加了五成,足够让那些底层的宗室比以前过得宽余许多,子孙的利益到底不如自己的利益重要。
最初明太祖给宗室所定俸禄十分优厚,其中亲王每年一万石,郡王二千石、皇曾孙镇国将军一千石、皇玄孙辅国将八百石、皇玄孙辅国将军六百石……直到八世孙以下,皆封奉国中尉,每人二百石。皇女封公主,年俸二千石、皇孙女郡主八百石,以下依次二百石递减,五世孙女县君二百石、六世孙女以下乡君一百石。
相比之下,县令的俸银一年才四十五两,还不如最低的乡君,可见朱元璋对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