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武,他手段多着呢,不怕他能跳出来,如今名传天下的湖北三武之中的两个都与他不对付,而两人又都在军务部,这段时间来听说这两人跟同盟会十分走近,已经从他手中分了不少实权了,有他在背后帮衬一把,对付起他来可就简单多了。到时候也不怕他不倒向自己!
黎元洪面上闪过一抹思索,不过很快心头就出现了一丝阴霾。
那李易之……会不会成为与自己争夺三镇军权的对手呢?
想到他之根基并不在此,料来多数军官必然不服气与他。不过,他的羽翼已经丰满了,要收拾起来可比孙武、同盟会还要麻烦,若他有意跟自己争夺三镇兵权,还真有些麻烦呢!
“真头疼,早知道就不该让济武也跟那黄克强一同前往上海,现在倒好了,身边遇到事情了,连个商量的人都找不到了!”
黎元洪挠了挠头皮,“同盟会现在把麻烦扔给我了,让我去挑选合适的新任民军总司令。八成是要挑拨我跟孙尧卿先斗上一场吧?算了,前几日来拜会过我的那个万廷献倒是有几分才华,听说他也跟孙武走进,不如就让他任护理总司令职吧。哼,同盟会不是要推拿蒋翊武任民军总司令吗?孙尧卿是断不可能答应的。不过我若监军与他,也可坐观他两派先斗上一斗,我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妙哉妙哉,不过拉拢的几员将官那里还要先吹吹风才是!”
又端起旁边已经冷去了得茶水,才喝了一口顿时脸上变色,“来人,给我换一壶热茶!”
“是!”
二十七日可谓是传奇性的一日,这一日湖北清军调集诸部强攻汉阳民军守军,至傍晚已经基本扫清了民军在汉阳城外的所有防势,只剩下城西忠烈祠一线民军还在坚守。正在清军调集王占元、鲍贵卿等四部合计六千七百余人,准备趁夜拿下汉阳城,将民军彻底赶下江去的时候。当晚,荆楚镇守使李汉接湖北军政府大都督黎元洪之请,率军星夜赶赴汉阳,趁清军不备调炮营开道,击溃来犯之敌,至午夜,已将民军防线重新推向了汉阳城西的十里铺、徐家湾一带,并分兵一部,呈扇形展开,扑向琴台方向,进行火力侦察和战术牵制。
当夜,清军不甘心就此放弃战略优势,重新组织约三千人自十里铺处强攻民军阵地,第十标不查之下,遭失利,已退守七里庙。随后李汉命炮营于方才攻克的黑山设立炮兵阵地,策应进攻十里铺,交战至五更天,清军损失惨重之下,被迫让出十里铺,民军拿下十里铺重新构建防势,不再继续进攻!
琴台方向,清军令清将何丰林督二营以镇守琴台,第九标尝试进攻未果之后撤回,停止继续进攻琴台。
至此,由段祺瑞指挥的,持续多日的汉阳战役以攻陷汉阳大半民军阵地,掌握了汉阳战场主动权宣布告终。民军丢失除十里铺至黑山至徐家湾一线外所有阵地,陷入被动局面之中!
不过清军可没有汉阳兵工厂可以就近补充物资,导致随后的两日之内,两部战事都只能维持在千人以下的小冲突之中,在北方清廷的炮弹跟子弹等军资未送到之前,清军炮营只能对着民军于十里铺一线新搭建的几处炮台无能为力!
1911年11月27日之所有将成为未来历史书上需要大书特书的一天,不仅仅因为汉阳战事,在这一天,另一场决定了南北议和局势的战役也跟着打响了,那便是由江浙联军发起的南京战役!
继十一月初的第九镇进攻南京失败后,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赴上海与革命党洽商。上海都督陈其美与江、浙各省起义将领集会,后决定组织江浙联军,攻取南京,支援汉口、汉阳保卫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会议推徐绍桢为总司令,设司令部于镇江,设总兵站于上海。
借着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各处革命军陆续集中于镇江及其西南地区,总兵力达1.4万余人。联军的作战方案是先驱逐南京城外清军,夺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体部署是以淞军为右翼,攻乌龙山及幕府山炮台;浙军为中路,由麒麟门进占紫金山,向朝阳门、太平门进攻;江苏军为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