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节(8 / 9)

超陆权强国 战列舰 16404 字 1个月前

,西南接永州,西北挨邵阳,北达娄底、湘潭,不仅地理位置中央,战略位置更是十分重要。根据来自军政府的最新情报,桂军现在重新调集了一个师往衡州,令驻守衡州的桂军总人数几乎抵达两万人。西部的军队之前才刚经历一场恶战,现在多数编制都不完整,损伤补给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打下衡州却要兵行险路,如衡山、湘水一线直接面对长沙的坚固阵地比如绕开,避免跟势力较强的桂军主力硬碰硬!

综上所述,总参处制定了一个计划,避开走湘水过衡山与桂军主力交战,由第十一师从长沙往南持续逼近做出交战的架势吸引桂军主力,同时命第十二师提前出发、昼伏夜行走浏阳河入江西,至萍乡稍作休整之后,穿插罗霄山至攸县,直接袭击衡州桂军大本营。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粤港澳,北临长株潭,西屏衡州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少不了驻军的,据情报桂军张果程率步兵十七团镇守攸县,不过因为一直以来江西军政府在萍乡只留下了一个步兵团驻守,又距离前线颇远,直接受到的战争威胁可能性不大,因此根据早早潜入攸县的探子发回来的情报,桂军的守备十分松弛,甚至昨天张果程还亲带了一队亲卫出城狩猎。

这南进的一路之上没有打过什么硬仗,沿途驻防的一些早前投靠了桂军的湘军墙头草部队要么望风而遁,要么竖起白旗投降,基本上没给他的部队行军造成什么影响,这眼看着就要到了衡州门户攸县!

出乎意料之外的,驻守攸县的桂军第十七步兵团并没有给十二师造成多大困扰,桂军打仗凶狠是不假,但不代表仅有一千多人的桂军步兵十七团能光依靠一千多杆万国造,就能坚守住攸县十七个乡镇加县城,几乎是一望见那十二师的军旗,军心就已散了。就算是打到了攸县县城,十七团也不过是在城头上放了几阵乱枪,十二师的炮营都没推上来,只是架起迫击炮放了一轮之后,张果程竟然亲自扯旗西遁,向衡州溃散而去,攸县就这么攻克。

拿下攸县后,胡玉珍立刻让部队在城里休整了半天时间,并利用这个机会下令搭建电报机向长沙拍发电报,按照总参谋处制订的作战计划,第十二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并拿下攸县,然后由第十一师配合从长沙向桂军主力发动强攻,牵制桂军主力回撤,为十二师创造趁机拿下衡阳的条件,彻底断了桂军第一师的后路。

休息小半日后,胡玉珍率领第十二师离开攸县,继续向衡州挺进,兵锋直指衡阳盆地。

总参谋处综合考虑,经历了之前同中央军的一场大战,军政府军队死伤惨重,如今治下省内不乏反战之声,加上未免时间太长引起变数,最好能在十二月中旬前结束战事。为此,为了震慑陆、龙二军,军政府决定先拿装备较差但单兵素质较强的桂军下手,来一出‘打陆唬龙’的策略。即在湖南省内连拉带打,务必要将桂军在湖南的一师一旅全歼,起到震慑效果。而在江西一线,则由第八师、第十三师缓步往南推进,以湖南战场上的胜利将阵线不断逼近两广省界,逼迫粤军主动放弃江西。

之所以蒋方震设定了这么一个战略,一是因为军政府占领了安徽之后,目前就涉及到中央大借款的‘两淮盐务’等问题,四国银行团向李汉施加了很大的外交压力,使得军政府暂时不能投入全部的精力跟两广打一场吞并似的全面战争。当然袁世凯的北方中央也不可能继续坐视他的扩张。而另一方面粤军的装备依托广东兵工厂,可能在火力上要比中央军跟西军差一些,但却优于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都督的军队,更在桂军之上。军政府若跟粤军交战,恐怕难免留下死伤,因此在江西却是要以军事讹诈为主。

当然,计划归计划,真正要实施到实处,还要看十二师的行军速度跟决心了。无论是制订作战计划的总参谋处,还是执行作战计戈的胡玉珍,都低估了此次进军的困难程度。实际上,第十二师进军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于敌军,而是层峦叠障、连绵起伏的湘东南地形。醴陵-攸县和茶陵-永新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