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节(5 / 9)

超陆权强国 战列舰 15175 字 1个月前

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亲、美立场。很明显那个年轻政客是打得政治平衡的主意,纵使德国人给了他众多的助力,但是若是放任德国一家在华独大,相信用不了多久,胃口越来越大的德国将跟中国之间产生更多的矛盾,引入一个新助力乃是最好的平衡手段。

从中,也能够看出,那个年轻人的政治手段越来越高明了。

芮恩施稍作沉吟,点头道:“远东局势混乱下去必将影响到美国在华利益,我国政府是断不能够坐视日本继续在华扩张。不过具体如何还要见过代总统才行,这个国家,到底他才是主人!”

穆默刚要开口,却发现不远处的英国公使巴尔特见他们站在一起聊了许久,往这边走了过来。只能点头闭上了嘴,不再开口说话,静静看着火车上,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护国军士兵快速下了火车。一个身穿蓝灰色军装的年轻护国军将领跟北京那位叫做徐树铮的将军简短的一阵交流之后,拱卫军让出了一些岗哨,源源不断的护国军士兵从火车上走了下来。

众人在火车站里左等右等,但是后头过来的几列火车都装的是护国军的士兵,李汉的专列却是迟迟不见踪影。

终于,约莫又等了一个小时左右。一阵明显要大得多的汽笛声响起。然后,民国临时代总统李汉的那列装甲专列才姗姗来迟,喷着滚滚黑烟驶进了北京大前门火车站,直到这时,护国军已经基本上接管了拱卫军的职务,将整个车站纳入了掌握之中。那些等候在火车站外头的记者们这才被允许车站,而那帮等在候车室里休息了许久的各国驻华使节也终于走上了站台。

军乐队奏响铿锵的军乐,二十一响礼炮也适时轰响。在这热烈的气氛中,李大总统的专列缓缓停下。一些车厢的门也被人从里头拉开,两队身穿洁白、军装的仪仗兵鱼贯而出后,在六名高大警惕的贴身警卫的保护下,李汉踩着一双崭新的军靴,身穿着元帅服身影出现在了装甲列车的门口处。

“大总统到!立正!敬礼!”

随着一名军官的喊声,站台上的一队队护国军士兵整齐的列队于列车边,举枪敬礼。护国军跟后世的共和国军队一样,对于军姿跟仪仗十分看重,新兵在接受过几个月的训练之后,普遍都掌握了不错了的礼仪。因此一瞬间,车站内的整齐军姿跟士兵们身上还未散去的硝烟味,无不彰显了这是一支铁军、雄师。

军乐还在响,礼炮也在响,不过很快炮声止歇。

然后,李汉就走下了专列的那节车厢,身边不仅他的警卫贴身保护着,而且后面还跟着靳云鹏等北洋军高级将领,都是护国军在河南山西战场上俘获的战俘,此次能够跟随李大总统北返京津,多少也能看出些南北和衷共济的意思。

但是,南北之间真的能和衷共济么?

对此,段棋瑞心里没有多少底。他很难从那个面带微笑不断跟各国使节握手以及向记者挥手的年轻人脸上看出什么诚意来。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三十七章 宣言

“实在抱歉,汉在路上几段遭遇拥挤,反倒比计划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方才到达,还请诸位见谅……见谅!”

跟一众洋人使节简单的打过招呼,李汉总算没有对北洋表现的太过冷落,段祺瑞等冷眼站在一旁,既没有主动选择跟他打招呼,也没有表现的阿谀奉承……总之,很明显南北之间的敌意不是短时间能够化解的。

不过李汉主动放低了态度,当着国内一众记者的面,而且还有一帮洋人领事在旁,段祺瑞也不能表现的太过傲慢无礼了,当下也有了回应。

“鄙人,段棋瑞,谨代表京津各界、全国公民,欢迎李大总统莅临国都!”

段棋瑞走上去,代表北洋欢迎李汉,面对这样一个强势人物,在王士珍不愿挑担、冯国璋远在江苏,这个关口他段棋瑞隐然已成了北洋武夫集团的新领袖,只要主动站出来。不过现在李汉到了北京,现在北京城中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段棋瑞自己心里也没多少底了。

“让段总长久等了,久闻段芝泉大名,李某神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