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得寸进尺,愈发不像样了。”
李汉说是讨论,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方针他已经拿定了,和内阁各部讨论这种事情,唯一的答案就是——“打!”,分歧在于如何打?
蔡锷慷慨激昂地说:“早年我在日本求学之际,俄人就侵占我东北三省,当时某不才,也曾在爱国青年中组织拒俄义勇队以图对抗。在我看来,俄国对我中华领土,一直垂涎三尺,狼子野心世人均知。今日若失外蒙,他日必来图新疆、西藏、内蒙、东三省……如此永无止境,我中华必将被蚕食殆尽。昔日满清军事不振、国势暗弱,故而无所应付,今日我们军威浩大,上下励精图治,实力远强于满清,再不打,恐怕要失去名望。大总统每每以爱国爱民为号召,松坡最是佩服,眼下这蒙古诺大的地方,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若是落到豺狼的口中,此生死不瞑目不说,日后便是奔赴黄泉,也恐完胜后背历史书上戳我脊梁,骂我中华当代四万万又六千万国民,竟无一位血气男儿!此等耻辱,松坡不愿背负,请出兵收复外蒙!”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俄国侵占我领土,扶持傀儡政权,没有一样符合国际道义的,道理在我,更不应该与其示弱,当打。”外交部总长陆征祥是最近一个多月来最委屈的一个,“我们出兵蒙古,收复故土,名正言顺。必然能得到国际公义的支持。虽然道义不能代替军事实力,但以此为号召,可以团结广大军民。革命初起,我们也是靠着这种精神和道义来号召民众、取得成功。我建议大帅。不妨再次仿效革命时期,向全国发出檄文,要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爱国青年都要踊跃参军……全国民心必大振奋也!”
大家七嘴八舌,没有一个表示要示弱地,都说是打,顶多就是要求中央交涉,交涉不成再打。
“事关重大,请大家表个态,同意开战地举手。”
这话纯粹就是废话了,你李大总统都摆明了车马要开战了,这会议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果然,任谁现在都不愿意驳了他的面子,众人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没有一个表示反对的。
李汉欣慰的点了点头,“诸君都有一腔爱国之心,更难得的是,我等中无一人为俄人之讹诈而惊慌失措。好好好,有如此强硬之内阁,我中国何愁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为了我们的骨气跟尊严,同样为了我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下面请蒋总参谋长讲解一下具体的战略布置。”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一十七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2)
“三年前我总参新成立之初,便已经制定了一份简陋的收复外蒙计划。直到大总统当选后,更是多次指示总参对此妥善安排,静待佳时到来。五月紫禁城事件爆发后,我等已经按照总统的吩咐,重新完善并制定了有关武装平叛,收复蒙古的计划。指示国务总理一直主张政治解决,内阁方面也多有滞碍,加上总参方面也是考虑不足,没考虑到事态会激化到如此程度,因而这个草案还不是很全备。”
蒋方震走到地图边,指点起来说,“外蒙叛军声势虽大,但总共不过五万多人马,而且零零落落,散布在草原各地,惟有主力集结在库伦城。据可靠情报显示,库伦城有大约5000蒙军,还有2000名俄国哥萨克部队。蒙古地方广袤,人烟稀少,一个个打过来是不行地,关键还在于控制库伦,只要收复了库伦,基本可以代表收复了蒙古。其它即使还有蒙古兵马不肯服从,也是马匪一类,不足为惧。去库伦地道路,主要有三条,一是正西方,从科布多经乌里雅苏台到库伦,二是东南方,从集宁、化德一线沿西北挺进,基本上沿着库张驿道可直扑库伦,全部在土谢汗部范围内,三是正东方,从呼伦贝尔向西挺进,沿着克鲁伦河西进,穿过车臣汗部也可以达到库伦。从这三条道路来看,正西方路途最远,而且我军在科布多附近没有兵马,不如以助攻为主,让大帅下令由新疆驻军派兵收复科布多,然后向乌里雅苏台佯动,牵扯敌军注意力,东南面和正东面距离都差不多,而且行军相对方便,我建议由此两路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