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3 / 5)

超陆权强国 战列舰 9935 字 1个月前

现为本人拿出去变卖者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一年为苦役,勒令其追回枪械并驱逐出军队;偷拿战友枪械者服十年徒刑,其中三年为苦役,勒令其追回枪械并驱逐出军队;私自拉帮结派者排挤其他新兵者发现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记过,第三次强制驱逐出军队;私自泄露军队信息或另有图谋着一旦发现直接枪毙。

还有一条不算规定的规定,那就是教官们在新兵入伍的时候必须宣誓,宣誓效忠大帅,服从大帅与军政府的命令,一旦发现有人妄图威胁大帅与军政府的安全,军队必须强制毁灭。无形中强化了李汉对军队的影响力。

正是通过这些严厉的规定,完善的军队训练教材,亲身示范,绝对的威信,这些都是革命军日常训练的基础。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03章 淮安风云

就在李自成还没有决定南下还是北上时,一支军队打着大西国的旗号,沿着嘉陵江北上,直插汉中府,刚刚立国不久的大西国,率先挑起了与大顺国之间的战争。

汉中是陕西的粮仓,虽然陕西连年大旱,许多地方常常颗粒无收,只是却不代表汉中也如此,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盆地,汉江,嘉陵江从中而过,给了汉中平原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即使是在大旱之年,汉中依然粮食富足。

张献忠与李自成虽然同为农民军出身,只是早有嫌隙,历史上,张献忠也正是在刚刚立国之后就派人想将汉中拿下,为的就是汉中的富足,只是由于李自成没有出兵河南,张献忠部损兵折将,狼狈而回,若不是张献忠亲率兵马救援,差点连孙可望也失陷在汉中。

此时历史却有很大改变,由于李自成率大军河南,汉中只留有马爌带着数万人留守,马爌并非什么能将,很快就被孙可望击败,带着残兵败将退出了汉中,听到汉中失陷,李自成又急又怒,再也顾不得南下还是北上,留下高立功,李过等大将留守河南后,自己亲自带领人马返回,要从张献忠手中重新将汉中夺回。

张献忠突然与李自成打了起来,无论是南明还是满清即是失望,又松了一口气,失望的自然是李自成没有打对方,松一口气是李自成恐怕暂时要拖在陕西,不用担心几十万流寇会突然攻向自己。

淮安,这里本来是刘泽清的驻地,刘泽清被皇帝诛杀后,余部据城叛乱,后来被黄得功率部平定,城破时,刘泽清的侄儿还刘之干还想放火焚城,结果把帅府烧掉了一半,以后,黄得功率军追击叛军余部,淮安才真正安定下来。

淮安在大明初期因漕运而兴,明中叶后,由于黄河夺淮入海,淮安水患愈演愈烈,一度衰弱,在朝廷委派大员治河后,淮安得以重新兴盛,只是刘泽清入驻后,先是对府内百姓百般盘剥,后来其余部又作乱,淮安短短数月就由兴盛变得衰弱,眼下前徐州正在打仗,淮安夹于徐州与扬州之间,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个中转站,从徐州下面各个区县撤下来的百姓多是安置在淮安附近,从扬州运上来的物资也把淮安当成仓库,刚刚才遭受兵灾数月的淮安迅速繁华起来,真正因了那句话,盛衰有期,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

天空中阴沉沉的,北风呼啸着吹过,一小队骑兵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沿着运河艰难的行进,黄得功离开后,淮安归于扬州府管辖,史可法派刘肇基驻兵淮安,他们正是现在淮安总兵刘肇基的部下,奉命每天在运河上巡逻。

“大人,这天太冷了,反正不会有事,咱门回去吧?”一名骑兵哈着气,对自己的上司,一名骑兵营什长项循道。

项循是辽东人,据他自己吹嘘,是项羽的后人,不过,项循力气大是事实,数十斤的大刀舞在手中轻若无物,一顿饭足是其他人三人的饭量,曾立下不少战功,只是为人太过死板,一直升不上去。

“对啊大人,明天就是腊月二十八了,反正河上也停止了航运,咱们巡逻也没有什么用,早点回去也好。”

看到众人热切的望着自己的目光,项循正要点头答应,只是耳朵突然一竖,仿佛听到了什么,他正要仔细听,除了风的呼啸,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