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了,进展一点儿不比大妹慢。考驾照的事,魏老太太先前根本没想过,还是小丫头让她学,她才开始学的。
是的,甭看魏老太太在家里跟大王一样,大王也是有克星的,魏老太太的克星就是小丫头。天哪,说来真不知怎么形容,小丫头真是天生爱管事的性子,原本初中时就想让她去读寄宿学校了,她不放心家里的老老小小,硬是没有读寄宿学校,而是走读上学。天地良心,家里谁需要她担心啊,可小丫头天生这幅性子,也是无法。
小丫头为了让老太太学开车,每天还会教老太太认单词。闻老夫人觉着学开车也不错,闻老夫人的话,“我要是年轻个十岁,我也学了。”小丫头平时要上课,教老太太认单词的事,就是闻老夫人接手的。
如今,魏老太太把驾照考下来了,闻老夫人自觉居功甚伟。所以,在向魏老太太祝贺时颇带了些自矜,魏老太太倒也知投桃报李,很大方的说,“亲家婶子,以后你想去哪儿,只管同我说就是。我开车,咱俩一起去。”
“好。”闻老夫人与魏老太太这些年关系不错,要不也不能帮着魏老太太考驾照。
俩老太太笑呵呵的说话,喝啤酒,吃烤肉,有晚辈过来祝贺的时候,她们就跟晚辈说说话,让晚辈们好好玩儿。当然,魏老太太两只眼睛还是跟探照灯一样,时时的要盯紧在自家小丫头身边出现的那些个半大小子们。
说来真是头疼,唯一让魏老太太始终不适应的就是这些洋人开放到让人头疼的风气了。小学时就有些鼻涕还没擦干净的臭小子们给自家小丫头写情书,你说多讨厌啊,家里怎么也不管管啊!后来才知道,这些洋人都不大会管孩子。别人家孩子管不着,魏老太太可是再三叮嘱自家小丫头不能跟那些不正经的臭小子们在一起的,好在,小丫头在对异性的感情上发育迟缓,那些个给她写情书的,她就是把情书收集起来做收藏,暂时没有想去恋爱的意思。她现在一门心思在机械改造上,是的,在经历过小时候的巴蕾舞、小提琴、滑冰、花艺、厨艺、书法、绘画等等诸多兴趣爱好后,小丫头终于有了一个维持了五年之久兴趣,机械改造。但凡家里能拆的东西,小到电灯电话,大到魏年去年刚换的新车,都被她拆过了。
陈萱现在见到闺女就头疼,认为闺女应该是到了书上说的“叛逆期”,是的,为了应对闺女在成长中种种不能理解,也可以解释为让人生气的行为,陈萱在读博士之余,硬是选修了一个儿童心理学的学位,以安抚自己在做母亲过程中时不时就要暴躁一下的内心世界。
因为陈萱自己是有大毅力之人,她认定一件事,经年不懈,可小丫头在成长过程中完全体现了与母亲相反的一面,称得上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如果让陈萱来教导孩子,不论学什么,一定要坚持。偏生小丫头是个善变的,巴蕾舞学了半年就不肯再学了,小提琴比较好些,学了两年,滑冰、花艺、厨艺、书法、绘画这些个,没一样能超过半年的时间。陈萱为此没少生气,她一向认为,半途而废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尽管小丫头的课业成绩一直是全A,但对于小丫头在爱好上的虎头蛇尾,陈萱很不满意。
当然,面对孩子的时候,做大人的要多一些宽容。
尤其,这孩子还有个溺爱她的父亲。
陈萱第二不满意的就是阿年哥在教育孩子上的纵容了,看闺女啥啥都好,根本看不到缺点的那种。陈萱时常怀疑阿年哥眼神儿有问题。
虽然陈萱也做过许多努力,为此私下还请教过市内有名的儿童心理专家来交流闺女在兴趣爱好上不能专注的事。因此,魏家都多了一位心理专家做朋友,茱莉对于华人的教育体系很感兴趣。
天可怜见,在陈萱惴惴不安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小丫头终于有了自己的志向。她确定自己的兴趣在机械方面,还参加了中学生的机械协会。陈萱也觉着这个爱好不错,虽然不得不在后院儿给小丫头加盖个简易的工作间,这个额外的工作间是给她拆大东西用的,至于一间小物件,她现在有自己单独的一间书房。这并不是优待她,实在是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