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掠,但是随着于孝天控制了朝局之后,不断用于家军替换边军,镇守各地边关,蒙古人再难像以前那样入关抢掠,每每冒险干一票,结果都是被打的头破血流,死伤惨重,赚的没有赔得多,使得他们开始严重失血。
这时候大明抛出了一个诱饵,那就是散布消息,告诉那些蒙古诸部,想要获取茶盐也可以,但是必须要让他们脱离建奴的控制,今后不得再给建奴充当狗腿子。
如果他们放弃和建奴合作,继续给建奴助纣为虐,那么就可以在宣大一带,重开互市,跟他们交易茶盐等物,使得他们可以生存下去。
蒙古诸部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被逼到了死角,继续跟建奴混,建奴也不信任他们,经常袭击他们屠杀他们,他们得不到一点好处,和大明作对已经成了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唯有选择屈服。
一些蒙古部落开始对大明表示臣服,表态只要大明给他们提供茶盐互市,那么他们就愿意臣服大明,不再为建奴效命。
于是于孝天便网开一面,同意一些蒙古部落用他们的牛羊、战马到宣大指定的关隘,和大明进行互市,用茶盐换取他们的战马和牛羊以及皮张等物,蒙古人一尝到甜头,便发现大明是讲信誉的。
而且于孝天还下旨释放了一批以前在关内战场上俘获并且收降的蒙古人,把他们送出关外,回到他们的部落之中,为大明充当奸细,监视各部的活动,省的这帮蒙古人又用通过互市所得的茶盐,跑去和建奴交易。
这些被俘的蒙古兵将,在关内见识了于家军的厉害,算是被彻底的打服了,被释放之后,不敢再有二心,变成了大明忠实的仆人,开始为大明在各部充当眼线和奸细,不断的散播于家军的厉害,威吓那些部落的族人,使之不敢产生继续和大明对抗的念头。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唆
另外他们也着实查出了几个小部落,通过互市所得的茶盐,跑去和建奴交易,想要从中也大赚一笔,但是很快消息传入关内,于孝天便下令再次关停了互市,停止了和所有蒙古部落的交易。
于孝天公布了这几个蛇鼠两端的小部落的名字,告诉那些蒙古各部,是这几个部落违背了承诺,导致了关闭互市,怨不得大明,要想重开互市,那么就必须要灭掉这几个背信弃义的小部落。
如果蒙古诸部解决不掉这几个小部落的话,那么互市就别再指望重新开放了。
这一下这几个蛇鼠两端的小部落算是成了过街老鼠,他们的行为招致了互市关闭,断掉了所有人的生路,当然成为了公敌,各部立即便开始组织战士,开始对这几个小部落发动战争和进剿。
结果没有两个月下来,这几个倒霉的部落,便被他们的蒙古兄弟们亲手给解决掉了,几个小部落的男人,全部都被杀掉,孩子被抢走,成了其它部落的人,女人也尽数被瓜分,彻底从草原上把他们抹掉。
拿着这些小部落男人的人头,于孝天才法外开恩,重开了互市,继续和蒙古人进行交易,这样的办法,也就彻底把蒙古逐步从建奴的身边拉开,使得蒙古诸部再次站在了建奴的对立面上,成为了建奴的敌人。
而且于孝天还利用那些释放回去的蒙古奸细们,在崇祯十四年底的时候,传达给了蒙古各部一个消息,诏令他们派出各自部落之中,最好的战士入关,加入到于家军之中,编练成骑兵。
但凡不肯同意派出最好的部落战士入关的部落,将会被取消和关内互市的资格,并且将会被下令从草原上将其清除。
但是答应的话,便可以给他们的部落换回一批茶盐以及布匹。来改善他们部落的生活质量。
恩威并重之下,蒙古诸部只得接受了这个条件,纷纷派出了他们部落之中最好的战士入关,加入到了于家军之中。
于孝天通过这样的手段,一下子就获得了五千非常精锐的蒙古骑兵,这些蒙古骑兵各个都是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骑术极为精湛。而且作战十分勇猛,另外这些蒙古兵性格也相当憨直。只要稍微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很是高兴,忠诚度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