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功名还有以前对他们免税以及各种优待,不考正好,回去种田也饿不死他们!对于那些各地挑头闹事的士子,更要严办,革去他们以前的功名,永不录用!我看看他们学一肚子八股文,能当饭吃?”
于孝天的圣旨马上就传旨了全国各地,那些挑头到官府闹事之人,正好集体递上去的都有共同签名的请愿书,结果正好被各地官府拿来当做名单使用。
一大帮各地地方的生员们,这一下倒了霉了,被一一逮到了官府之中,以前秀才不是可以不给当官的下跪吗?现在不成了,先按趴下,一顿板子下去,打的屁股开花,然后丢出衙门,让他们家人把他们拖回去,然后取消他们的功名,取消以前给他们的各种补贴以及免收税赋的优待,回家种田去吧!
这一下这些读书人可算是悲催了,一下子啥都没有了,特别是那些挑头闹事的生员们,更是倒霉到了极点,居然被革去了所有功名,并且永不录用,永久性的取缔了他们参加以后科举考试的资格,这一下他们傻眼了。
他们读书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混出头,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功名,然后踏上仕途,就算是当不了进士,能当上举人,最不济当个秀才,也起码能想想办法,补一个位子,实在不行可以到一些当官的门下,去当个幕僚清客,也能体面的混日子。
可是现在于孝天把这帮挑头闹事的家伙,革去了所有功名,直接永久取消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以后便就失去了所有晋身当官的可能,只能自己另想办法去找生活门路了。
这一下就把这些试图闹事的学子们给敲懵了,顿时让一些胆小的学子偃旗息鼓,不敢再继续闹事,只能老老实实的回家,翻出一些以前没用的书,拿去擦屁股,想办法去找一些新书,赶紧学一些新的东西,希望学有所成之后,再说参加科举考试,寻求晋身之路了。
恭祝弟兄们新年快乐,虽然很俗套,但是还是要给大家拜个年,在新一年里,希望大家赚钱赚得手抽筋,泡妞泡的大腿软!估摸着这是很多**丝兄弟们的梦想!希望弟兄们各个梦想成真!在赚钱和泡妞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无往不利!呵呵!顺便说一声,明天大年初一,我要请假一天!成不?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教育
于孝天当然不光是在科举考试方面进行改革,他在进行科考制度改革的同时,也令人选择了相当多的实用的书籍,令工部大力刊发,印制出大量的书籍,然后发放到各地供学子们购买学习。
这些年来于孝天在福建和台湾隐伏期间,就通过各种手段,从西方弄来了不少各学科的书籍,翻译过来进行了印刷,供给当初他在台湾等地设立的学校以及学生们学习之用。
现在孙元化被他从淡水弄回到了京师,在六部之外,又成立了一个教育部,直接把孙元化委任为了第一任教育部部长,独立于六部之外,专司负责教育方面的事情。
原来的京师国子监和南京国子监则都归入教育部之下,专司培养有用的学生,原来国子监之中的学生,择优留用,其余的遣散回乡,从福建和台湾等原来他成立的各种学校之中,录取了一大批年轻学生入国子监进行深造。
而国子监之中教学科目,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制,取消了大量以前所学的东西,重新开设了很多课程,其中既有几何代数又有一些机械、化学、物理方面的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等学科,所学的东西比之以前国子监设立的科目要丰富很多倍。
至于师资方面,由孙元化负责寻找,他的三个儿子在很多学科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全部国子监任职,称之为教授。
另外一部分以前在台湾各地传教的有扎实学问根底的传教士,也被特准移至国子监之中任教,特准他们在监管之下,教学之余,在京师和南京两地建立教堂进行传教,同样要求不得他们在国子监对任何学生宣传他们的教义,否则的话便将其逐出中国。
教会方面得知消息,高兴的屁颠屁颠的,因为他们长期和于孝天合作,发现于孝天并不十分抵触他们传教的事情,算是一个亲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