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猜想归于猜想,老太太自已并没有明说。
即使王夫人和薛姨妈四处宣扬金玉论,老太太也没表态,没表态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默认,二是反对。
这种不确定的因素,就让两府众人更多了几分猜测,老太太或许情感上偏向黛玉,但真正面临现实,由于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人与事,考虑到这个大家族的利益,很难说,这个天平最终会倾斜向哪一方。
贾玮是二房实际上的长子,又是王夫人亲生的嫡子,婚事问题上,本身就牵动了家族中诸多神经,最近一段时间,他又明显变得出色了许多,在府中的无形地位水涨船高,如此一来,即使他的婚事还稍稍有点远,但众人对此的议论却是愈演愈烈了。
最近连史湘云都被扯了进来,也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贾玮屋内的丫鬟也有各种议论,并不避着贾玮,贾玮一开始当故事听,听得津津有味的,偶尔还会插上一两句。
随后就有些头疼了,薛林俩个还不够他折腾的,如今竟又添上了史湘云。
真成了大观园版的三国演义了
他如今是装做看不见,也听不见,不去想太多。此事也轮不到他做主,像贾家这样的世族,婚姻决非个人之事,或许会征求他的意思,但他只可以反对,不可以要求,甚至某些情形下,连反对也做不到。
这跟小门小户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有些世家子弟,生活优渥之余,却也会感慨情感的失落。
个别有才情的,便会写下一些诗词,寄情其间,若写得实在好,脍炙人口,便会大范围流传开来,甚至流传下去,成为此类诗词中的名篇。
他脑中转过一大通念头,但其实也是一瞬间而已。
侧头望去,见莺儿目光还落在他的佩玉上,进行着暗示。
“哦。”如同前几回类似的情形一样,贾玮只是简单回应道。
接着,他换了个话题,说到了莺儿身上,“宝姐姐只有你这么个丫鬟,将来出了阁,必会带着你去吧”
这句话当然是含蓄的,实际上的意思是说,莺儿做为陪嫁丫鬟,必然成为侍妾。
不过这种话儿,这些丫鬟们都听得懂。
莺儿听了此话,没说什么,也没脸红,只是抿嘴一笑,算是默认了。
贾玮见状,便细细打量了她一番,明眸皓齿,娇憨可人,嫩绿色的袄裙,玉色的掐牙背心,秀发梳成两只小辫搭在肩头,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充满了青春少女的气息。
宝钗绝色,丫鬟也不差,倒真是养眼。
“二爷,你瞧什么莫非小婢身上有何不妥”见贾玮对她看个不停,莺儿疑惑地问道,并也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自己身上。
“我是个有玉的啊,自然也配得你家姑娘,因而要好好看看你啊。”贾玮喜她娇憨,忍不住打趣道。
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妥,违背了自己装做看不见,也听不见的惯常做法。
急忙加上一句,“呃,我是开玩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