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回,这些管事的见到贾玮清晨跑步或是深夜垂钓,也只能远远绕开,装做没看见。
最终禀到老太太王夫人她们那儿,这些管事也各自松了口气,或许可能会因此得罪贾玮,但总算不用担责。当然,这些管事的担忧是多余的,贾玮自然不会为了此事,跟她们记仇,各司其职,在他看来很正常。
贾母听罢,倒是笑了,只是说了句“胡闹”,丝毫没有生气斥责的意思,下面的人也无从猜测,对贾玮所为,老太太究竟是宠溺惯着还是不为所动由着贾玮折腾,或是两种态度兼而有之。不过,此后贾母倒常常让身边头号大丫鬟鸳鸯过去园子内,察看贾玮的情形。
王夫人在此事的处置上也差不多,不生气不干涉,也像老太太那样让自己的贴身大丫鬟常到园子里瞧瞧。
时间像流水流过,转眼到了四月初,训导学堂顺利结束,贾玮过去处理了下剩余的七七八八琐事,办学的事就正式落下帷幕。
这在光阴中间,史湘云来了两趟府内,参加垂钓,在她不经意提醒下,烧烤做为一种重要元素也被贾玮加入垂钓活动中。
垂钓严格执行为一月三次,因此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贾玮带着自家丫鬟钓,黛玉紫鹃她们偶尔参加,有时也有贾玮自己独钓的经历。
光阴走到四月底的时候,一张请帖摆在了贾玮的书案上,是卫若兰邀他参加某个诗会的请帖。
s:接下来的情节应该会进入一个高-潮,但需要一些完整铺垫,估计至少有十几二十章这样,因此要慢慢晦起来更新的问题,其实一天写四千还是可以的,只是这几天在考虑修改前面章节的事,不得不放慢更新。具体的,我会发一个更新说明,向大家说明一下。
第九十七章 鸳鸯
“童山诗会。”
贾玮坐在书案前,手拿着这张请帖,仔细看了看。
撇开那些文雅客套措词,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帖子里说,诗会将定于五月十五在童山寺宴集,届时除了诸多才子,京城上流社会各个圈子里的人都会参与进来。
贾玮自然清楚,童山寺位于京郊的童山上,是京城有名的大寺庙,童山诗会更是盛名远播,为京城盛事之一,一年一度,地点皆选在童山寺内,倒是为童山寺增辉不少。
帖子是由二门外递进来的,卫若兰本人没来,派了个家仆来送帖。贾玮丝毫不奇怪对方何以得知他的身份,赵恒摆在那里,不知道也难,无非是找到赵恒,打听出来。想到赵恒,贾玮略感惭愧,由于被贾家安上个纵容逃学的恶评,赵恒早已卷了铺盖回家,对此赵恒倒没抱怨,此番他所赚银钱抵得上数年塾师酬劳,贾玮后面又额外补偿了他数十两银钱,已然知足,过阵子,想办法再找一家私塾教学便是。
回到请帖的事上。
对于卫若兰的邀请,贾玮倒是有些费思量,不知对方是因为当时他在国子监赋了那首应景诗;还是事先有所斟酌,向赵恒打听后,得知他世家子弟身份,综合考虑,才最终送来这张请帖。若是前者,参加诗会必然是要当场做诗的,后者倒是可做可不做,请帖也说了,京城上流社会各色人等都会参与进来,其实就是观会性质,自由得很,说附庸风雅也好,说与有荣焉也罢,反正就是凑个热闹,来得人多,济济一堂,这些才子自然也是热情高涨,做起诗来也更多几分兴致。
说起来,来到这世界,贾玮是不忌惮抄几首好诗词的,往大了说,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个世界没有,他就补充上,增添些亮色,往小了说,他需要各方面资源,积累力量,名望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很重要,名是名气,望是声望,两者贾玮都会一一去做。
诗会赋诗,尤其在童山诗会这等规模的文人盛会,一首好诗词出炉,受到认可推崇,效果要比不经意流传出去的要大得多,不但含金量高,传播速度也惊人,当然诗词名家另当别论。在大夏国的大大小小郡县,诗会无数,但能与童山诗会相提并论的,只有金陵的“秦淮夜吟”,一南一北,交相辉映,蔚为盛况。参与童山诗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