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此人是国子监监生,京城有名才子,云妹妹也听说过他,我同他相识是缘于家塾赵先生,赵先生也是国子监出身,同他很熟他邀请我参与童山诗会的原因,应该是应该是彼此都是咱们这种人家的子弟吧,他邀我也是正常,童山诗会中原就有邀请咱们这种人家的子弟参会,王孙公子,世家子弟这样的反正我也未必做诗,瞧瞧热闹便是了”
宝钗在旁听着,抿嘴一笑,觉得有些不尽不实。
黛玉同她一样,也不大信贾玮说的,若是在她潇湘馆,她便会多问几句,让贾玮坦陈出来,但此时却是不便,便也笑瞪了贾玮一眼,放过他了。
这时李纨却笑道,“叔叔,瞧这帖子,你可必定要做诗的,难道你竟不知”
“必定要做诗嫂子如何从帖子中看出的”贾玮怔了怔,好在他已决定了无论如何都要与会,看上去倒也平静。
“当年家父也曾几次接到童山诗会帖子,一位堂兄也曾接到,帖子内容有些差别,当时我都看过,如今还记得,你这帖子内容和家父的一模一样,家父与会是要做诗的,你自然也没分别。那位堂兄倒是不用,他瞧热闹去,做不做诗随意得很。”李纨见问,便认真解释了一番。
贾玮点着头,李纨娘家世代书香,接到童山诗会帖子毫不出奇,既然她这么说了,那便确实如此看来,这次他不得不以诗词显名了。
他这样想着,几个姐妹却窃窃私语起来,随后探春说道,“二哥哥,你太不老实了,以前就惯会杜撰各种典故,这回参与童山诗会的事儿,也杜撰了理由来骗我们,照嫂子所说,你必定要做诗的,那么这卫公子邀你,自是因你展示过诗才才是,你如今就别瞒着我们了,快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百章 帖子风波2
贾玮摸摸鼻子,无言以对,正如探春所言,以前的宝玉惯会杜撰典故,给黛玉取了个表字“颦颦”,还杜撰说是古今人物通考上的典故,被探春当场拆穿。
既然姐姐妹妹们都等着答案不说不行了,认真说起来,也不是非得隐瞒的事,不就是一首“雨中即景”么,当然,绘图这样的就算了,辩难的事也算了,否则会扯出更多乱七八糟的话题,“前阵子,我随赵先生去国子监见识一下,赵先生顺便拜访了几位友人,其中就有卫若兰,大家在亭子里叙谈,忽然下起雨,有人就提议即景赋诗,我便也赋了一首”
格格格格
他这样说着,随后把诗作念出来,众姐妹们听了都纷纷笑成一团,就连迎春、惜春也捂着小嘴忍俊不禁。
贾玮摊摊手,表情无奈,“我本来不想说嘛,你们硬要我说此刻我说了,你们又笑话我。”
他不说还好,一说大家笑得更欢了,笑声持续一阵,探春说道,“二哥哥,我们不是笑话你这诗做得不好,只是觉得太有趣了,你无需灰心。”
“叔叔这首诗,看来是游戏之作,前面三句随意堆砌,单独拿出来,犹不如稚童,直到最后一句出来,整首诗才变得莫名浑然,有了光彩总之,俗是俗了些,倒也有可取之处。”
李纨含笑说罢,宝钗点头接口道,“全靠最后一句将整首诗救活了,宝兄弟此作,胜在机智。”
“赋诗填词,或抒情或状物,但一般是情景交融,纯粹抒情或纯粹状物的几乎没有,像二哥哥这首纯粹状物的,只有稚童习练之作中方能看到,通篇没有情感情绪,只有一个画面,前面三句正如李姐姐所言,随意堆砌,但有了最后一句,陡然生动,春雨绵绵落入河面的画面,展现眼前照我看,此诗虽不登大雅之堂,却也是有几分意趣的。”黛玉诗才在众姐妹中当属第一,稍稍还在宝钗之上,这时随口点评。
迎春、惜春俩人也
=分节阅读 50=
跟着说了几句,无非就是新颖、好玩之类的评语。
总体说起来,众姐妹对此诗的评价一般,不过既认为是首游戏之作,尾句又确实有些意思,自然也不吝给些好话。
“叔叔,童山诗会上,切莫再做这等游戏诗作了,